中产还为藤校挤破头,学霸却已退学搞AI:这代人的出路真的变了…
创始人
2025-09-13 14:24:57
0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Alice 编丨KK

最近,福布斯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系的一位学生Alice Blair,在入学两年后选择休学,加入了一家AI安全组织,专职撰写研究与政策文件。

她的理由竟是, 担心自己可能活不到毕业,因为通用人工智能AGI一旦推进,或将带来人类灭绝的风险

虽然这番表述很夸张,但是这一退学选择却并非个例。在哈佛、MIT、斯坦福等顶尖学府,一股“退学潮”正在兴起。

面对AI时代的巨大不确定性,这些顶尖名校的学生们正在重新思考:继续求学,还是立刻参与改变世界的行动?

顶尖名校生,

辍学和AI赛跑

前段时间,被誉为“翻译界哈佛”的蒙特雷高翻院宣布2027年关停,尽管事后被爆料学校管理不善才是主要原因,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AI也是学校倒下的原因之一。学生们对AI的恐慌更具像化了。

图源:The Middlebury Campus

相比学校读着读着倒闭了,跟多名校生更焦虑的是, 还在按步就班读大学的自己,会不会被AI时代甩在身后。

《纽约时报》曾报道,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硅谷掀起一场AI创业风暴。

他们中,不乏来自MIT、哈佛、耶鲁、哥大、伯克利的天之骄子,但是都果断辍学,全力投身人工智能。

2023年,乔治城大学刚读完大二的Brendan Foody,毅然退学奔赴旧金山,投身AI创业。

同年,MIT学生Karun Kaushik 在宿舍开发出一款AI工具后,干脆退学搬到加州追逐梦想。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最受关注的一批AI创业项目,背后创始人几乎清一色是18至23岁的名校辍学生。

数据来源:乌鸦智能说

制图:外滩君

与传统印象中的成绩不佳、无法适应学术压力的辍学生完全不同, 他们不是因为读不下去而退学,而是因为担心等读完就来不及了。

这些辍学生,不仅成绩优异、项目经验丰富,有的已经参与过顶尖科研项目。在他们看来, AGI将在数年内深刻冲击人类社会,而只有提前介入、掌握主动权,才能不被浪潮抛下。

这种心态也体现在他们的创业口号中: AI从不等人,晚一步可能就会错过风口。

哈佛毕业生Nikola Jurković直言:“如果你现在念的专业在十年内会被自动化取代,那么你在学校多待一年,就等于白白失去一年宝贵的工作时间。”

同样从哈佛退学的Scott Wu创办了Cognition AI,他的想法是,“与其等四年拿学位,不如现在就做AI工程师。”事实证明,这一选择非常具有前瞻性,目前Cognition AI估值已经达100亿美元,客户包括高盛等知名企业。

MIT的大二学生Michael Truell,认定AI编程工具的红利窗口只有24个月,随即退学加入Anysphere,如今公司估值接近100亿美元。

类似的故事在硅谷层出不穷。

最初的孤勇,换来了亮眼的成果。 他们不仅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融资,还迅速组建起几十人的团队,可以说在和AI赛跑的第一回合中抢占先机。

最近Anthropic CEO更是预言,未来十年,AI将逐步接管90%以上的白领岗位,美国失业率可能飙升至20%。

当然也有反对声音。NYU教授Gary Marcus认为, AGI在五年内爆发的可能性极低,所谓“灭世论”更多是资本和创业者的营销炒作

然而,不论风险预言是否言过其实,这种时间紧迫的氛围,已经无法让一些学生安心坐在教室学习。他们选择提早退学,投身创业,用实际行动争夺AI时代的先发优势。

哈佛大学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超过一半本科生担心AI将在十年内取代他们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尤其集中在金融、咨询、媒体等传统高薪行业。

图源:Harvard Undergraduate Survey on Generative AI

名校生青睐哪些AI红利?

没有学历,创业有说服力吗?

人工智能的浪潮既是科技革命,也是教育与职业路径的试验场。那么,AI时代,名校生辍学创业都青睐什么领域?

首先AI编程工具与开发者平台。

这类方向强调工程落地能力与产品思维,更看重代码水平、开源贡献和创业执行力,而不是学术头衔。

类似的案例有哈佛团队的Mercor,他们切入的逻辑是AI工具改变劳动力市场,一经上线就颠覆了传统招聘。

说到这不得不提到的是,Alexandr Wang创立的 Scale AI,提供数据标注和模型评估服务,帮助 AI 团队高效处理训练数据,是生成式 AI 模型开发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

这些创业方向属于低学历门槛的赛道,因为资本更看重创始人的技术敏感度与市场嗅觉。

其次AI+行业应用,尤其在生物医药、金融与教育等行业。

这一领域的门槛比前者高得多,需要涉及到生物医药、金融等相关行业背景。

虽然学生可以在创业早期迅速切入,但想要获得行业内信任和持久竞争力,高学历背景几乎是硬性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从李飞飞领导的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辍学的本科生Siddiqui创立了Gatekeep Labs,可以为定制的教学视频,成为用户专属的AI辅导。

还有AI安全相关的方向

这是一个相对学术化的前沿方向,关注如何让强大的AI系统保持可控、避免失控风险。

像Alice Blair、Adam Kaufman等学生从MIT退学后,就选择了投身这一领域,AI安全目前高度依赖跨学科研究,需要数理逻辑、博弈论、伦理学等专业背景。

相关的职位有AI安全研究员、AI伦理专家,根据Indeed发布的报告,类似职位年薪约合 115,000-175,000美元。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AI安全与对齐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大型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中。

图源:Indeed

面对这些趋势,全球顶尖大学也在不断调整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创业与研究的双重能力。

比如MIT在本科阶段开设AI项目,并与MIT-IBM Watson Lab合作开放研究机会。

哈佛大学暑期学校也开设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业精神”,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改变创业世界,使创业和发展变得更加容易,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成为一名企业家。

当然,辍学投身AI创业并不是一条“必然的捷径”,而是一种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选择。

Y Combinator联合创始人Paul Graham也建议: 别为了创业就退学,大学时光只有一次。

毕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利用在校资源、积累专业能力、再择机创业,可能比冒险退学更具可持续性。

传统的大学教育遭到“质疑”

AI浪潮的裹挟下,越来越多的名校学生选择辍学投身创业或直接进入企业,一部分原因不仅仅是机会的诱惑,更源于他们对传统大学教育在AI时代“价值”的怀疑。

1.大学课程与产业需求的脱节

在许多学生看来,大学现有的AI课程体系与行业的飞速发展存在明显错位。课程设计偏重于基础理论、算法推导和学术论文,而 缺乏面向大规模应用的实战训练。

斯坦福商学院MBA学生近日公开表达不满,直言课程内容陈旧、实用性差,难以满足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期待。

学生指出,在生成式AI崛起背景下,学校课程还停留在十年前,部分课程甚至只是对Copilot 的浅层介绍,没有真正能提升竞争力的训练。

图源:MBA Watch

在大模型时代,核心竞争力来自算力、数据与落地场景,而这些资源几乎都掌握在OpenAI、Google、Anthropic、Meta等企业手中。

相比之下, 即便是MIT、斯坦福学生在校内学习最前沿的课程,也可能发现自己掌握的技术与企业研发的差距越来越大。

小红书博主@ABX 提到,“美本的CS教育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它培养的是Computer scientists,而不是engineers。如果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这一点很少被关注......学校环境就像在无菌实验室培养细菌,然后期望它们能在野外生存。”

图源:小红书@ABX

对于那些渴望尽快接触社会真实挑战的年轻人来说,辍学进入企业就成了更直接的路径。

而且AI领域的产业迭代速度远超学术研究,以大语言模型为例,从GPT-3到GPT-5,再到Claude、Gemini等新一代系统,三四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大学的研究项目从立项到发表通常需要几年时间,等论文刊出时,行业已经完成了新一轮升级,这种“时差”让不少学生质疑继续留在学术体系的意义。

2.现有教育环境下,如何重塑竞争力

在AI的冲击下,不仅是文科专业,包括STEM专业的学生,都会受到限制。

近日,在斯坦福大学发布的《煤矿中的金丝雀?关于人工智能近期就业影响的六个事实》一文中显示:在高度暴露于AI替代的岗位,如软件开发,22–25岁的年轻人就业率自2022年底至2025年中期下降了13%。

而拥有更多经验的中年或资深从业者,由于积累了隐性知识,反而更不容易被AI取代,部分岗位甚至因AI的辅助而出现增长。

这说明年轻人如果只依赖可被替代的技能,很容易在就业市场上遭遇打击。

这种现实差距也引发了学生对大学教育必要性的重新考虑。大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培养那些难以被AI替代的核心能力: 跨学科整合、批判性思维、复杂问题求解、人机协作。

在现实教育环境下,学生如何在AI时代,最大化大学教育的意义?

不少科技创业者与学者都给出了他们思考。

吴恩达在《机器学习思维》Machine Learning Yearning以及公开演讲中,多次强调AI时代的大学学习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

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依赖课堂与考试,而 在AI快速迭代的环境下,学生必须学会以项目为导向、边学边做,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他建议大学生主动走出课堂,寻找实习、科研或创业机会,把AI当作工具解决真实问题。

与过去相比,AI时代的学习需要一种创业者心态,不断实验、快速迭代、敢于失败。

就业上,学生要理解哪些技能易被替代,提前积累跨学科能力和隐性知识,创业上则要具备产品思维和市场洞察。

换句话说, 大学不再只是获取学位的地方,而是一个训练批判性思维、创新实践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平台。

在AI时代,大学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正在改变。过去,学生更多依赖课堂和教材去积累知识,但今天,随着大模型和智能工具的普及,信息早已不是稀缺品。

从学生角度看, 上大学不应再把自己定位成被动接受者,而是要主动成为问题解决者。

面对AI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学生要在学校中学会如何与AI协作,如何跨学科整合资源,以及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

学会在不确定性中探索,学会用创业者的心态去面对挑战,才是AI时代大学生真正的底层竞争力。

关于AI的话题,外滩君也探讨过很多:

AI浪潮呼啸而至,大国竞争迈入新阶段:

关于个人何去何从,美国双院院士刘国瑞这样说:

AI是重要的科技方向,但一股脑选择AI专业,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好决定吗:

参考资料:

(上下滑动浏览)

1.哈佛、MIT学霸扎堆辍学!干出3个独角兽,2025最火的15个辍学生AI项目...乌鸦智能说

2.Fear Of Super Intelligent AI Is Driving Harvard And MIT Students To Drop Out

3.Canaries in the Coal Mine? Six Facts about the RecentEmployment Eff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4.Harvard Undergraduate Survey on Generative AI

5.‘WE’RE NOT LEARNING ANYTHING’: Stanford GSB Students Sound The Alarm Over Academics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长大后有出息的孩子,从小就有这... 作者:香克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出息。 ...
2025服贸会·大兴国际经贸合... 活动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赵健)9月12日下午,2025服贸会·大兴...
直面地理高考题中的大魔王——地... 一、问题的提出:地质地貌难在哪? 北京师范大学的邱维理教授在南国北师地理公益讲堂开展第八期《地质地貌...
吃顿饭停车费300元,女子吐槽... 近日,一则“上海吃个饭300元停车费差点哭昏”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众多网友随后纷纷晒出自己遭...
孝义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举... 9月10日,我市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以最高的礼遇、最深的敬意礼赞光荣节日,激励全体教师和广大...
西贝连夜召开1.8万人作战大会...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连日以来,罗永浩与餐饮品牌西贝的对峙不断升级。9月12日晚,罗永浩通过直播表示...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9月12日,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铁力瓦尔地·白先那洪表演《玛纳斯》。 《玛纳斯》是...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某事物具... 【原题再现】 (2025·广东惠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若事与愿违,坚持是否仍有意...
事关高考报名!黑龙江省发布最新... 记者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获悉,我省2026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拟于2025年10月中下旬开始,我省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