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衷培圆 卢佳星
“原油期货的实物样本居然这么轻!”
“区块链信用证原来是这样运作的!”
9月9日至12日,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的2025级本科新生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涯启蒙课”。这些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尚未开启正式课程,便率先“上岗”走进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南华期货有限公司两家行业龙头企业,沉浸式体验了“入学即入行”的创新教育模式。
这场由浙工大经济学院精心打造的沉浸式研学活动,通过“企业参访+高管授课+校友对话”的创新形式,将新生始业教育从校园延伸到行业一线。从触摸全球供应链的数字化脉搏,到体验金融市场的实时波动,这场别开生面的始业教育,让学生们直呼“太硬核”。
参观展厅。受访者供图
物产中大站:国际贸易一线的“实战课堂”
9月9日下午,浙工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生们走进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在企业文化展厅,同学们通过发展历程墙、全球业务布局图及数字化成果展示,直观感受企业从传统贸易到全球供应链整合的转型轨迹。
“同学们知道吗?现在国际贸易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让信用证处理时间从5天缩短到了4小时。”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卢丹的这席话,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
数据沙盘里的模拟推演、真实案例中的细节拆解,让刚接触专业的新生们第一次直观地“触摸”到了国际贸易的三大核心:内外贸平衡策略、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关键的智控体系,彻底打破对“竞争力”的抽象认知。
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区块链信用证的现场演示。“原来FOB和CIF在实战中竟然这么复杂!未来可得用心学习,打好基础!”一位新生兴奋地说。
这种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真实商业实践的教学方式,让00后学子们直呼过瘾。浙工大国贸2501班邹惠滢同学说:“本以为只是一次走马观花的游览,却让我在充满迷惑的就业之路上拨雾见礁,为我指明方向。”另一位国贸2501班李碧虹同学说:“这场活动打破了课堂边界,让我从高中生顺利过渡到大学生,对专业和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大学学习注入了新动力。”
物产中大合影。学校供图
南华期货站:金融行业的“职业启蒙”
9月11日下午,浙工大金融学专业新生走进南华期货总部投教基地,开启了一场“能摸得着”的金融启蒙课。
“棉花期货的品级标准竟与手感相关!”新生们边触摸边讨论。分析师徐晨曦现场教学:“期货价格的每一次跳动,背后都是供需力量的博弈。这些实物,就是理解这场博弈最直观的起点。”
参观展厅。受访者供图
将虚无缥缈的金融概念,具象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实物,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启蒙方式,精准击中了“00后”新生的求知欲,大学新生们大呼“上头”。
南华合影。学校供图
校企共育:打造“成长即成才”职业快车道
活动中,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与学院教师就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这种“企业展厅变课堂,高管校友当导师”的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始业教育的时空限制。
“之前对金融的理解都来自书本,现在终于看到了行业的真实运作。”新生王同学的感受代表了很多同学的心声。更惊喜的是,活动中遇到的不少企业骨干都是浙工大的校友,这让他们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参照。
同学提问。。受访者供图
浙工大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冯剑表示:“‘入学即入行’是我们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让学生在大学初期就接触行业、摸清职业方向,他们才能更清晰地规划大学生活,避免盲目度过求学时光。”
据悉,这种沉浸式职业启蒙教育是经济学院的特色品牌,未来还会链接更多企业、覆盖更多专业领域,让课堂里的专业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学子们铺就一条从校园直达职场的顺畅通道。
企业里的课堂。受访者供图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2025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95.88%,深造率49.41%(其中境外升学率18.82%),2025届研究生就业率100%,毕业生超70%进入银行、证券、外贸及跨国企业等重点领域。该学院始终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需求,通过“雇主品牌联盟”拓展岗位资源,持续优化就业生态。
上一篇:以综合改革促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