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时间管理,成绩只能陪跑
创始人
2025-09-19 17:40:59
0

刚踏进初中校门那阵儿,空气里总飘着股说怪不怪的味儿。

食堂窗口飘来的油炸串香能勾着人跑半条走廊,课间操时男生女生打闹的笑声裹着点青春期特有的莽撞,还有家长群里永远停不了的消息提示音,全是“这次数学平均分多少”“要不要报个周末补习班”的焦虑。

小孩刚从小学的“儿童套餐”切换到初中的“青春套餐”,还没来得及适应课表变多、作业变难,家里大人先急了,眼睛死死盯着数学卷子上的分数,比孩子还在意错题本上红叉多不多。

你说有意思没?

没人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全是“作业写完没”“这次测验排第几”。

其实很多家长的逻辑特简单,简单到有点粗暴:分数高就等于未来一路顺畅,分数低就觉得这孩子以后没指望。效率是挺高,可压根没搞明白,初中这三年,正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候啊!

家长倒好,看不见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看不见孩子上课老走神,只知道抱怨“怎么学到半夜成绩还不涨”。

别逗了,成绩这东西,本来就是习惯的副产品,习惯没立住,再熬多少夜都是瞎忙活。

一、假努力,比不努力还坑人

初中最容易让人上当的,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这回事。

你瞅着孩子坐在书桌前,笔记本摊得整整齐齐,笔握在手里,眼神盯着书本,那架势好像下一秒就能解出数学压轴题。可你凑近了看,左手边手机屏幕还亮着,右手边转着圆规玩,五分钟刷个短视频,十分钟擦了又写写了又擦,一份数学作业能从七点拖到十点。

家长推门进来,看见孩子“坐得笔直在学习”,立马就放心了,掏出手机拍张照发朋友圈,配文“孩子今晚又学到这么晚,加油”。等成绩出来,一看还是倒数,家长又炸了:“你都学到十二点了,怎么还是这破成绩?”

孩子心里也委屈啊:我装模作样坐这儿熬到半夜,也挺累的好吗?

这种假努力,就是用身体熬夜装勤奋,大脑早就歇菜了。

其实真努力没那么复杂: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放远点,用番茄钟把时间切成块,专注学25分钟就休息五分钟;学完一个知识点,就假装自己是老师,把内容讲给爸妈或者同桌听,讲不明白的地方就是没学会;睡前花十分钟画个思维导图,把当天学的东西捋一遍。

这么做下来,效率蹭蹭涨,还不用靠咖啡硬撑。

假努力,就像给漏水的桶灌水,姿势再好看也没用。与其让孩子熬到凌晨两点,不如教他怎么“高效学”。

分数是结果,不是目标,这点都搞不清,还瞎忙活啥?

二、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差的是自驱力

初中生特有个毛病:你让他学习,他能找八百个理由拖延,一会儿说“先喝口水”,一会儿说“橡皮丢了要找”;可要是他自己想学,那效率简直像开了挂,一下午能把周末作业全写完。

这差别,就在于有没有自驱力。

很多家长管孩子学习,都像个“警察”,天天在旁边念叨:“你不学别人就超过你了”“现在不努力,以后只能去搬砖”。孩子嘴上嗯嗯啊啊答应着,心里早翻了无数个白眼,最后就变成应付了事——作业抄同学的,上课左耳进右耳出,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考完好了全忘。

那些被叫做“学霸”的孩子,智商其实也没多高,真正厉害的是他们能自己找到学习的乐子。

比如做数学题,遇到不会的,非要抠到弄懂为止,解出来的时候还会跟自己说“搞定”;把每次考试当成游戏闯关,分数就是升级的经验值,攒够了就能“通关”。

你看,这样学起来又爽又快,还不用人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句话,意思就是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自己有想学的欲望。说白了就是句土话:逼出来的东西长不牢,只有孩子自己认了,习惯才能扎下根。

所以说,家长想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别老灌鸡汤,不如让他看见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比如告诉他:数学学好了,买东西算账不会被坑;英语学好了,刷外国剧不用等字幕;物理懂了,就能知道为什么冬天窗户会结霜。

孩子一旦发现“学习是为自己好”,那学习就成了内燃机,不用推也能跑,总比当拖拉机强吧?

三、时间管理,才是成绩的关键

很多孩子成绩掉下来,不是脑子笨,是时间全被瞎事儿占了。

一天24小时,真正用来学习的可能就两三个小时,剩下的全被刷短视频、打游戏、发呆偷走了。

说难听点,初中生大多没什么时间观念,脑子里只有“现在爽了再说”。数学作业能拖到明天,手机上的短视频必须现在刷完。这就是“即时满足”,说白了就是大脑喜欢立刻能得到的快乐。

你让他选“刷十分钟视频”还是“背二十个单词”,他十有八九选前者,因为前者马上能爽,后者要等考试才能看出用。

解决办法也简单:让孩子自己记“时间账单”。每天晚上花五分钟写清楚,今天24小时里,哪些时间用来学习,哪些用来刷手机,哪些用来发呆。等他看见自己一天刷三个小时短视频,心里多少会有点不好意思。

再配个“任务清单”,把每天要做的事列出来,完成一项就打个勾,比家长在旁边叨叨管用多了。

还有啊,每周得给孩子留两小时“自由时间”。

不然他天天跟个流水线工人似的,光学习不喘气,迟早得憋炸。留点时间让他打打球、画画,哪怕是躺着发呆,也算给大脑放个假。

因为,时间管理不是把孩子管得死死的,是让他觉得自己能掌控时间。

只有孩子觉得“我是时间的主人”,学习才能变主动,不然永远是被推着走。

初中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没小学那么轻松,也没高中那么残酷,却是孩子习惯定型的关键期。

但是习惯这东西,一旦定了型,以后再想改,难到能让人怀疑人生。

聪明的家长,真没必要天天盯着分数发疯。分数就像温度计,只能看个表面,习惯才是孩子的“体质”。体质好,分数自然稳定;体质差,补再多课也只是临时补窟窿,没用。

所以啊,与其让孩子埋在题海里熬,不如先帮他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点燃他“我要学”的劲儿,教他怎么管时间。等这些都顺了,分数就是顺带的事儿,再也不会是压得全家喘不过气的包袱。

说到底,家长再焦虑也没用。

教育不是把孩子往死里拉,是陪着他跑。你能给孩子最好的,就是帮他在初中这三年,把习惯养好了,把眼界打开了,把日子过得有秩序。

剩下的分数,就交给时间,急不来的。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房企销售员疯狂打电话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国宝9月16日晚上8点多,韩莹还在给客户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没有说话。她刚自...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中...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记者董博婷、孙少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发布《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
理想携手16家顶级行业伙伴,共... 智能汽车已经进入“软件定义”时代,而操作系统,已成为加速智能汽车进阶为空间机器人的关键。 9月16日...
21年来最大规模!一图读懂济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近日,济南启动经十路整体养护提升工程,工程西起医学大道,东至燕山立交,横...
高考语文模拟练习题(十四) 一. 记叙文写作: 作文示例: 1.题目: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
蒙城法院:开讲法治第一课 护航... 为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在校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蒙城县人民法院干警走进庄子中学...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丁建波被查 砀山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建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砀山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普京透露前线兵力总数 9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俄国家杜马各党派领袖会晤时表示,应提拔特别军事行动参与者担任领导职务。 ...
荆州电动自行车整治成效显著,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刘乐添2025年年初,荆州市政协委员文春艳、杨慎分别提交了《关于建设智慧...
小手拉大手 普通话浸润阳光幼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蔡娟 万唯佳)近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街阳光幼儿园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