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家长想过,同样一个班级,为什么有人总是得到帮助,有人却备受冷落?
通常,家长以为,成绩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孩子的标准。
那么,成绩好,又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孩子有天赋,多上了几次辅导班等。而是孩子越受欢迎,越能积极学习。
古人云:“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
做父母的,一定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一生,越干净,越被欢迎,方方面面的运气会越来越好。
01
所有的人,都声讨“校园霸凌”。可是很少有父母去研究,为什么孩子会被霸凌?难道都是强势孩子的错吗?
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过一篇文章,是某学校的班长写的。
她说,班里有一个同学,大家都嫌弃他很脏。
久而久之,这个同学被大家孤立了。大家一致认为,和这个同学在一起玩,和他多说几句,都会倒霉。
班里有小组活动,大家都不选择他。这造成他很大的心理伤害。
有一次,班主任安排班长和他结对。但是班长也很不情愿。结对效果不好,班长对他训斥了几句,甚至要冒火了。
长期被孤立的他,成绩不好,遇到问题,也没有人愿意教一下。后来他不得不转学。
作为未成年人,他们没有成年人的思维,不会有大的格局,包容一个“看起来很脏的人”。他们显得天真,用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
在社会上,有一个“受害者有罪论”——把罪过算在受害者的身上,这是不道德的。
但也无法百分百排除,受害者存在过错。正所谓,一个巴掌打不响。爱恨情仇,都是双方的。
任何一个被欺负的孩子,都是有原因的——自卑,不敢发声,家里没有人撑腰等。
一个打扮邋遢的孩子,自卑感肯定会很强。
作为父母,你穿着很邋遢的衣服,去参加喜宴,你都觉得没面子,会主动选择一个角落。孩子,不也是如此吗?
除了外表很脏,会导致孩子运气变差之外,心灵很脏的孩子,同样如此。
一个孩子,和同龄人在一起,不是恶作剧,就是愤世嫉俗的样子。这会让大家都很害怕,从而敬而远之。
记得我读书那会,班里有一个男孩,总是用手去摸前排女孩的头发。
男孩后来被调换到最后一排,并且是角落里的位置;要么就被调换到第一排,也是靠角落的位置。这样男孩就无法触碰到别人的头发了。
孩子到了十几岁,成绩好不好,和卷面是否干净,关系很大。
歪歪扭扭的字,上面有墨汁,肯定是很难拿到高分的。就是知道答案,也可能因为字迹无法看清楚,得不到分。
孩子到了二十几岁,很脏的外表,开口就是脏话,做事都有恶念。工作不顺,找对象困难,被群体孤立。运气就别谈了。
内心很脏的人,看什么都脏,因此对外界的一切,没有兴趣。他们被社会排挤的时候,又怨气很大,觉得社会不公平。
作家毕淑敏说过:“情绪是埋在所有真实上面的尘土,不把它们清理干净,真相就无从裸露。”
脏东西,会掩埋一个人所有好的东西,也会让外人看不到一点好处。
02
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被大家喜欢的。
只是从几岁开始,孩子的状况,大家的喜欢程度,开始改变。
持续被周围人关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被大家 讨厌的孩子,越来越坏。这就是“马太效应”。
父母们,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运气不太好,一定要学会止损,避开马太效应。
第一,打扮干净,让大家看着舒服。
孩子打扮干净出门,到学校,不仅自己会很精神,也会看到周围的人,露出了笑容。
孩子精神状态好,遇到老师,都会大大方方地喊。顺便就得到了老师的一句夸奖。这就是学习的力量。
第二,作业干净,有效提升成绩。
非要送孩子去辅导班,我认为写字班是有必要的。
把字写得工整,精准,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养成好的作业习惯。到了高中之后,这一点很重要。
就是到职场,也会因为笔记干净,给上司好印象。
第三,心灵干净,凡事都往好处想。
遇到任何事情,父母要第一时间说一说事情变好的方面。不要总是找一些阴暗面,打击孩子。
比方说,孩子和同桌吵架了。父母应该想到“不打不相识”,而不是去报复同桌。
第四,钱财干净,这是走正道的关键。
小时候偷一根针,长大了就做贼精。
告诉孩子,大大方方的花钱,而不是偷钱。就是半路上捡到钱,也不贪念,而是交给老师,警察等。
如果孩子要去赚钱,就告诉他,什么钱是正道来的,什么钱是黑道来的。增加金钱的辨别力。
第五,环境干净,定期清理多余的东西。
带着孩子清扫房间,整理书包。
等孩子十几岁了,还一起去清理小区,楼道等。
从小就有去繁存简的思维,那孩子长大了,就不会“为情所困、舍不得”之类,而是积极打造好的环境。
03
唐代张九龄说:“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一个人如月亮一样皎洁,如夜风一样晴朗,周围的人会喜欢,自己也会快乐。
父母们,教育孩子,不是盯着成绩看,而是盯着孩子的日常表现,生活习惯。
干净是一张名片,是一个人的运气。
邋遢的人生,黯淡无光;干净的人生,程亮有光。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