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高校智慧课程的ESG框架建构与逻辑
创始人
2025-09-20 23:31:15
0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于婧 王国彦 谭梦秋 姚翠红

在教育数字化进入深水区的当下,智慧课程不仅是课堂形态的更新,更关乎教育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坐标中履行责任。作为国际通行的“环境—社会—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框架,已从企业扩展至公共治理,高校同样承担绿色发展、社会责任与治理创新的使命。若缺乏绿色意识、社会公平与治理规范,智慧课程可能带来资源消耗与不平等风险。为此,有必要将ESG理念迁移至课程建设,提出“课程ESG”(Curriculum-ESG,简称C-ESG)框架,以推动智慧课程高质量发展。

从“低碳供给”到“循环生态”,课程ESG重构课程资源体系。智慧课程通过数字教材、开放资源库、虚拟仿真与知识图谱,形成动态生成与即时更新的资源机制。一方面,生成式AI可以根据最新政策文件、社会数据自动生成案例、图表、动画,突破“一次建设、长期静态”的局限,使资源从被动储备转向主动迭代;另一方面,跨院校共建共享使优质资源以低边际成本广泛流通,避免了重复开发与纸本浪费,实现资源的绿色供给与循环利用。更重要的是,智慧课程逐渐建立“模块化+标准化接口”的资源体系,不同学科可相互调用、交叉组合,推动“内容—工具—场景”的循环共生。随着“绿色校园”建设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智慧课程所代表的资源生态创新,不仅是高校自身减排降耗的技术路径,也为教育系统在全国低碳转型中贡献了可度量、可推广的示范方案。

从“标准传授”到“包容责任”,课程ESG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智慧课程则通过AI助教、智能作业系统与学习分析平台,把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核心位置,根据学习数据精准推送个性化资源,让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更重要的是,在智慧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中心”都能得到体现:课前,学生可依托智能化平台自主预习、提出问题;课中,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案例探究与AI实时答疑,主动参与课堂建构;课后,学生借助智能题库与学习反馈,持续追踪与优化个人学习轨迹。由此,学生从原本的“被动学好”逐渐转向“主动好学”,课堂关系也由单向讲授转为双向互动,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与此同时,课程将价值引领与社会议题嵌入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社会责任与公共精神。这样的课堂不仅提升了知识掌握度,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实现了“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深刻转变。

从“经验管理”到“智能治理”,课程ESG推动课程治理方式的系统转型。智慧课程的引入,使治理重心前移至“全过程、全链条”。借助学习分析与认知诊断模型,学生的学习轨迹、讨论参与度、测试情况都能被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帮助教师快速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节奏,也能揭示不同群体的差异,精准发现“共性难点”与“个体短板”。教师可以据此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和辅导策略,实现“因材施教”的治理升级。与此同时,智能治理拓展了评价维度。过去课堂考核偏重期末成绩,难以反映学生平时的努力与参与。智慧课程则通过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互动、分组合作、线上学习的表现都能被记录和认可。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教师的教学成果得到更全面的呈现,治理过程更透明、更公平。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治理带来了更高水平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教师能够实时追踪班级整体与个体学习状况,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反馈与改进建议,管理部门也能基于数据进行决策与支持。过去“信息孤岛”和“模糊评价”的问题,在智慧课程场景中得到明显缓解。当然,技术只是工具,最终判断仍需教师把关。智慧课程倡导“人机协同”,在价值引领、综合评价与关键决策上保留教师裁量。这样既能发挥智能平台的效率优势,也能保证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不被削弱。随着这种协同机制逐步成熟,智慧课程有望在透明、高效、公正的治理逻辑下,真正实现“既能看得见过程,也能评估出价值”,推动教育治理从经验驱动走向科学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化。

在上述三重维度的支撑下,可以形成“技术可供性—治理绩效—可持续价值”的链式机制:技术可供性关注平台的接入性、扩展性与可解释性,治理绩效体现课程运行的透明度与互动性,可持续价值则表现为教育公平、人才质量与社会信任的提升。这一逻辑揭示了智慧课程如何借助课程ESG机制,从绿色供给走向公平责任,再到智能治理,最终生成教育的长期正外部性。

综上,课程ESG不仅为智慧课程提供了评估与建设的新框架,也为教育承担可持续发展责任提供了制度逻辑。它弥补了教育治理研究缺乏技术可供性指标、ESG研究缺乏教育场景指标的双重空白,揭示了智慧课程如何通过技术—制度耦合创造公共价值。面向未来,高校应在教育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把智慧课程建设与绿色发展、教育公平、智能治理深度耦合,使之成为地方高校高质量转型的突破口,也成为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本文系2024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教专项)“数字技术赋能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2024GXJK56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博士启动类)“ESG实践机制与ESG实践创新模式研究”(2023bsqd2007)。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全智贤代言广告被撤,其主演《暴... 据大河报9月20日报道,近日,由全智贤、姜栋元主演的韩剧《暴风圈》播出,剧中出现的部分台词和画面引发...
济源:克井一中开展“铭记九一八...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伤痛、传承红色基因,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
AI智能体走进小学课堂,这场教... 当AI从课本知识变成课堂伙伴,小学信息科技课能突破哪些教学瓶颈?9月19日,2025年秋季重庆市小学...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2工商管理基础》考研全套 目录 1.考研真题 [真题]北京邮电...
明远小学入围蔡崇信“以体树人”...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运城新闻网) 明远小学入围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 运城晚报讯(记者 陈怡...
2026南京大学新传学硕考研资... 南大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 *A-历年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884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与实...
女子犯下刑案潜逃已被抓获,村干... 新京报记者 赵露
制作 葛佳丹 9月19日,湖南新宁警方发布悬赏通告称,17日一女子犯下刑事案件后潜...
一次完满的侧方停车,只需10秒... 这里有一套侧方停车独门秘籍,送给学员,希望大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调好位置,看点才准 调座椅:新规后...
4 类电动车不用驾照?5 种车... 最近不少电动车车主出门都有点提心吊胆,就怕遇到交警检查,一不留神就被扣车罚款。您知道今年交警在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