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创新型艺术大学奇迹般崛起: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二十年开拓之路
创始人
2025-09-21 10:14:26
0

二十年前,在松江城北一片稻田芦丛中崛起了上海第一所艺术类综合大学。这座“花园学府”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中外艺术大师,汇聚了一批又一批教育界领导精英,招收了一届又一届未来可期的莘莘学子。今秋,充溢艺术氛围、勃发创新活力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迎来了建校二十周年。

校园俯视图

改革与创新是艺术教育之魂

一片稻田里扎营,一张白纸上规划。那年,一群追梦人筚路蓝缕,平地建院,白手起家,开拓创业。

当年,主管建校工作的老领导站高望远:创建视觉艺术学院是适应上海未来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一所对标国际的艺术大学,我们一定要把学校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艺术院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有开放的教学思路,我们需要新体制和新机制,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独特的办学之路!

于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解放思想,不拘一格,采用“公有民办国助”的办学模式,形成独特优势。这是一种全新的学校体制,是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出新、不断完善的创新之举。

这所大学的八字校训是“忠诚·卓越·创新·和谐”;学校的十六字办学方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显然,校训和办学方针都涵盖了创新之意!

这所大学在组建师资队伍上也坚持创新理念,一直实行专职和兼职教师双轨制。二十年来以多种方式引进了大批中外艺术人才,并借此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这所大学在专业设置上也秉持应时求新的理念,只要社会需要,学校就勇于探索,只要时代呼唤,学校就敢走新路。本世纪初,全国艺术类大学没有文物修复专业。我国是文物大国,古籍、古画、古陶瓷破损待修的数量巨大,然而文物修复人才却极其匮乏。鉴于此,该校在美术学院建制下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班,学制五年,分陶瓷修复、古书画修复和油画修复三个方向。待此专业成熟后,于2017年建立全国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后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文博人才培训基地”,并取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此专业创办17年来,在上海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修复专家带教下,已培养数百名文物修复应用人才。

当时,全国美术学院还没有公共艺术专业,但各地纪念碑、纪念塔、纪念馆的接连立项,尤其是伴随城市化推进而配套的文化建设,都催生着公共艺术造型形态的发展。该校适应社会需要,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方向。同样,全国艺术类大学中当时没有流行音乐和流行舞蹈的专业设置。2018年,该校创办流行音乐舞蹈学院,并成为全国首个设置流行音乐、流行舞蹈专业的高校,为我国新兴演艺培养输送更多人才。

踏入这座花园学府,空气中弥漫着创新的因子。该校在全国艺术类大学最早跳出纯艺术舒适圈,关注追踪“烧脑”的AI的前沿技术,用心将新技术与艺术教学嫁接,艰辛地探索“艺术AI”与“舞美硅谷”的新成果。

引进中外大师是点亮学生求索之灯

迈步这座花园学府,你会强烈感受到这所大学的一个鲜明特色:艺术大师就在你身边。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创办之初,就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中注入“大师观”。在引进中外大师充实师资队伍上,该校采用“三管齐下”之策:一是请了一批艺术大师进校从教;二是按照“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原则,采取兼职教授的做法,先后聘请一大批艺术大师授课、开讲座,或者带教指导学生;三是吸引一批中外艺术家来校开设工作室,对这批艺术大师不设时限,可以是临时创作,亦可长期居住。

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是国际著名战略设计大师,是世界闻名的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曾为苹果、路易威登、汉莎航空、索尼、奥林巴斯等公司制定全球设计战略。

2013年至2019年,艾斯林格大师受聘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担任战略设计与创新专业领衔教授。他在校任教期间,为学校的设计教育注入了国际化与战略化的新理念,将设计从形式美学提升为品牌与商业战略的一部分,并且帮助学生拓宽设计的系统思维与未来视野。他还通过与全球设计机构和知名企业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人才。

艾斯林格教授在为SIVA•德稻实验班同学授课

旅沪德国人飞苹果(Alexander Fabian Brandt)是数码设计奇才。2008年,飞苹果受邀加盟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飞苹果每次都把国际业界信息、数码技术前沿成果以及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秘籍穿插在讲课中,深受学生欢迎。像这样的客座教授,学校还先后聘请了一大批,如:朱德群、赵无极、陈家泠、陈丹青、卢燕、刘国松、谷文达、李安、王家卫、易中天、屠巴海、廖昌永、黄蒙拉等。

在这座花园学府,还有几位常年入住、引人关注,但可以不授课不带学生的艺术大师。这是学校的一项特殊安排。学校为其提供生活保障,并安置单独的工作室。西班牙著名画家卡洛斯·莫瑞·奥兰迪斯就是其中一位。他在西班牙艺术界备受推崇,来校15年了,已将这里当作第二个家。而今,卡洛斯和这里的师生关系相当融洽,他的画室已成为一间开放的工作室。他作画时,学生可以随时走进画室;也可请他指点。他想说点什么了,就在学校开个讲座。十多年来,他给予学校师生的教益多得难以估量。

梧桐栖凤,来去自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像这样的“大师工作室”在这座花园学府形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实训中心是学生走向社会之桥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顾传熙教授常对学生说:“你们要用左手做创意,用右手做应用。”这个“两手抓”的妙喻,形象地点出了该校的教学侧重和培养目标。这座艺术大学的办学理念开放而务实,一直瞄准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致力于培养兼具艺术创造力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让教学紧贴艺术实践,为让在校学生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学校花了大笔投资,建了颇具规模的实训中心大楼,并在全校形成庞大的实验系统。

上海视觉实训中心大楼位于这座花园学府东北角,乍看不起眼,但楼前“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块铜牌已凸显其功能和分量。据学校实训中心主任朱玮介绍:实训中心大楼建筑面积逾2万平方米,楼内建有大大小小、定位不同、功能各异的实验室、创作室、文物修复室及工艺作坊等。

朱主任陪笔者在楼内参观。在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作室,带教老师介绍了几件由学生设计的毕业作品;在T3007人工智能应用工作室,七八名学生正专注地敲击键盘;在珠宝工坊,几名学生正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走进非遗项目工坊,同学正苦练指尖上的绝技。笔者还观摩了古陶瓷修复工作室和古书画修复工作室,尤感兴趣的是,这里还设有文物修复理化材料实验室。原来,待修文物进校后须进此室“体检”,先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分析材质,而后才能对症用材修复。

“古陶瓷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杨蕴为文修专业同学授课。

实训中心还有一个设有百余座席的实验剧场。该校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此排演新创剧目或作汇报演出,灯光和音效也由学生团队操控。笔者采访时,还观看了一场由学生主演的四幕话剧《大哥》,学生的表演颇具专业水准和艺术感染力。笔者深感:实训中心已然成为莘莘学子成功走向社会的桥梁。

流行舞蹈专业同学的演出剧照

围绕此议题,学校教务处长陈月浩还作了补充介绍:学校自建校开始便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一是着力打造校内教学实验中心。除了对实训中心大楼里的40多个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孵化功能外,还对各二级学院实验室协调整合。现在全校共有188个实验室,已协调运作。二是依靠社会办学,坚持校企深度合作,着力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迄今在建筑设计、艺术展馆、时尚产业、旅游设施、珠宝精制、文物修复、戏剧表演等领域,已建有7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学校还特聘254位有独门绝技的工艺师担任带教老师。

建设新平台是驶向未来之舟

2017年2月,2016亚洲学生包装设计大赛在日本东京举行。经过激烈角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传播设计方向的大四女生杨茹帆的作品《山里红山楂红酒》一举夺魁,荣获大赛最高奖。作品以山楂红色为瓶身之色,酒瓶的造型设计则取自冰糖葫芦,更奇特的是,让6只镂空酒瓶横竖穿插。这个充满中国元素、想象力爆棚的广告设计征服了全体评委。杨茹帆的指导老师顾传熙教授透露,其实这一设计按现今玻璃技术还无法实际制造。是老师的宽松和包容,放飞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激发了弟子的创新活力。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校以来,在高度重视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同时,从来没有忽略特殊创新人才的引导和栽培。正是在学校自由的学术精神和勃发的创新氛围的影响下,建校以来,学校的青年学子和年轻教师在各领域的获奖作品连连不断;这些年更是捷报频传,近三年来该校学生在国内外专业比赛中获奖1298人,其中获国际性奖项46人次。

今天,学校以建校20周年为契机,正考虑在更高层级、更宽领域推动创新,正在推进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优秀人才的教学改革。

常务副校长林敏教授透露学校正着手打造一个面向智能时代的新平台。“今秋起,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前沿意识,着力推动艺术学科与AI前沿科技和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决定开设艺术与科技创新实验班,旨在培育一批有使命担当、有坚毅求索精神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以此服务上海城市发展与国家文化战略需求。”

学院有关负责人汪建强坦陈:这次说是办实验班,实际是办尖子班,一开班就提出高起点、高要求——我们要以国际视野,用心发现一批思维活跃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着力培养一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拔尖人才。教学上,学院已部署4年布局。专业基础课设置大致有:数理逻辑与艺术创作,程序逻辑与艺术创作,编程思维与艺术创作,叙事逻辑与现代表达等。

学校开设艺术与科技创新实验班的改革举措,犹如一石击深潭,在全校各学院引起强烈反响。培养一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拔尖人才的新提法,更是引起关注和思考。随着AI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面向未来的教育,可能最要紧的不是传授深奥的知识,而是激励学生发扬敢于突破边界永不言弃的精神!

近期,学校从产业需求出发,将原来的八个专业二级学院合并为三个新学院,构建大设计、大表演、大美术学科专业群,加速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全新姿态迎接未来艺术教育的挑战,充分体现其将教学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杭州专做英国留学中介机构有哪些 杭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众多高校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近年来选择赴英国留学的学生数量持续增长。...
《灼灼韶华》大结局前瞻:大顺没... 最新的剧情中,褚韶华和闻知秋打赢了第一场商战,让他们的东方补脑丸彻底站稳了脚跟。在这场商战中,正当田...
清华学霸炫富,年薪1.67亿,... 作者 | 陆茗编辑 | 向现曾在小红书上炫富1.67亿年薪的清华学霸吴舰,如今正面临两起诉讼。202...
Firefox 141解决Li... Mozilla发布了其网络浏览器的最新版本,缓解了Linux用户长期存在的困扰问题,但同时也让其"A...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助力就业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周涛)9月15日,荆州区首期“荆州楚菜烹饪技艺”中式烹调师项目化培训班,在...
2025秋新教材冀教版小学三年...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
交通学院研究生代表联络方式公开... 01研代会是什么? 研究生代表大会制度是研究生会组织的重要制度,是同学在校园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
2025新科普版九年级英语(上... 科普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科普版九年...
动物保护人士:始祖鸟荒唐策划背... 9月21日,针对服装品牌始祖鸟和艺术家蔡国强联动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查琼岗日举办烟花秀一事引发的社会关...
中新网评始祖鸟蔡国强烟花秀:不...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张曦)在网友持续不断的质疑与批评声中,9月21日,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