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九月,我们迎来了全国第28届推普周。人民路小学以此为契机,开展“共沐书香,涵养师德”教师读书分享活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借推普与书香的融合之力,彰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与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薛聪老师说:教师需接纳自身不完美,打破权威壁垒,以真实自我构建师生对话场域。将课堂从“教师舞台”转变为“师生探索疆场”,允许试错与多元观点碰撞。以真诚为舟,载着对教育的热爱,在知识长河中与学生遇见更鲜活的彼此。
张振老师从于永正的《我怎样教语文》中受益匪浅: 少做题,多读书, 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永恒的追求便是“读写”。不仅仅是孩子们要读与写,我们老师更要多读,多写。只有浑身书香、满腹翰墨的我们,才能够将孩子们带领进那个充满知识、充满乐、充满诗书芬芳的语文世界。
什么样的教室才能被称为一间好教室呢?干净整洁的环境、一群优秀的学生亦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读完孙亦华老师的《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刘静老师的心中渐渐有了答案。
教育,是一位不完美的老师领着一群不完美的孩子,一起努力追求完美的过程。时时处处皆教育,我们多用儿童视角看待问题,就会更从容地应对;多为学生量身定做一把尺子,就会收获成长的欣喜: 多看见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就会拥有一间自由生长、欣欣向荣的教室。
刘源源老师从《在乎每一只鸟》这本书中感悟到: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初心,没有信念,就没有方向。教育需要从守住初心出发,对待孩子要始终保持一份热情,一份初心。在教育过程中在乎每一只鸟,让每一节课都弥漫着“鸟语花香”、春意盎然。
书香润泽心灵,悦读丰富人生。这次分享会是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更是一场心灵上的文化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