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38个专业,管理学变工学
创始人
2025-09-25 07:16:59
0

近年来,高校专业调整频繁,管理学专业又因裁撤较为集中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的专业结构优化中,大批原本授予“管理学”学位的专业转向授予“工学”学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38个专业,由“管”转“工”

在《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有85个专业调整了学位授予门类,其中62个转授工科学位。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转工”专业中又以放弃“管理学”的专业最多——包括31个“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的专业和7个“可授管理学或经济学或工学学位”的专业。其中,工程管理(11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0个)专业数量合计占半数。

专业为什么放弃“管理”?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明确指出,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原则上由有关高等学校在设置专业布点时确定授予其中一种。

截至目前,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一共有56种。其中,“可工可管”的专业共有9种。

●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地资源管理、交通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

●可授管理学或经济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电子商务

●可授工学或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信息安全

某个专业可授多种学位门类,一方面说明该专业具有跨学科性质,可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表示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为专业灵活选择更适合的学位授予门类。

而学位授予从“管理学”转向“工学”,也意味着专业的培养方向将发生变化。根据多所高校发布的相关信息可知,满足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需求,使其与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相符,以及满足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需要,往往是调整的最主要原因。

比如在去年3月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设“工学”学位论证会上,刘位龙院长从国家战略、就业形势、学校专业布局及人才培养变革等方面强调了信管专业转设“工学”学位的必要性。他表示,未来该专业将以“信息技术+财经”为特色,突出打造财经类专业的数字化技术底座,为学校的“数字+”专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重庆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申报材料中提到,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专业将学位授予门类调整为工学,更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更适应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城市更新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战略发展的需要,并符合重庆科技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贵州商学院将电子商务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从管理学调整为工学,将以“技术+运营”电商为切入点,转向对学生的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数据分析和商务运营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调整能更多、更好地培养服务本土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商人才的转型。

就业市场重构“管理学”

除了一批专业放弃“管理学”学位,转设为工科学位,过去几年,在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经历的大规模调整中,授予管理学学位的专业撤销数量也连年增长,2023年已达到306个(不含二学位)。

其中撤销数量最多的是公共事业管理(125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99个)、市场营销(76个),以及行政管理(43个)、旅游管理(39个)等。

高校专业被大批撤销通常基于多重考量,最直接的驱动因素往往是就业市场的变化。

一是部分管理学专业就业质量显著下滑。

麦可思研究注意到,近三年山东、湖南、河北、广西、福建、贵州等多个省份,或在专业预警名单中,或在公开发布的本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明确列出本省就业率排名较低、就业状况较差的专业,其中不乏多个管理学专业。

特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年更是首次进入了《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中的本科红牌专业榜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已明确要求,严格控制管理学专业新增布点

二是部分管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例,尽管信息技术行业蓬勃发展,但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未能紧跟行业需求,导致毕业生的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陷入竞争力不足的困境。

麦可思数据显示,2024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53%)较低,该专业因为达不到专业相关工作的要求而从事无关工作的比例(18%)明显高于本科平均(9%)。

以上问题不仅影响专业生存与发展,也对未来管理学教育提出警示:必须紧密对接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管理学专业大洗牌

当然,在授予管理学学位的专业经历“撤销潮”之时,也有一批新兴的“管理学”专业正成为高校竞相增设的热点,反映出随着社会经济变迁,就业市场对不同细分领域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结构性转变。

比如进入数字化时代,为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升级带来的新需求,近五年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08个)、跨境电子商务(119个)、供应链管理(88个)等专业迅速崛起,成为管理学中新增布点数量突出的方向。

为响应国家政策引导高校结合社会需求设置银发经济相关专业的号召,健康服务与管理(55个)、养老服务管理(42个)等专业也迎来较大规模增设。

此外,伴随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近五年共有52所高校新增应急管理专业,进一步体现出管理学教育对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

本轮专业调整潮中,管理学释放出了鲜明的专业升级迭代优化信号。但同时也要提醒高校在此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需要避免。

一是盲目跟风增设某些热门专业,没有结合本校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和区域产业需求进行精准调研和定位,可能导致新设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

二是新老专业资源分配不合理。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新设专业中,忽视了对传统专业的内涵提升和改造。

三是过于关注专业的增减,忽视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导致新专业只是“新瓶装旧酒”。

总之,高校专业调整不能只关注数量的变化,更要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校专业,大洗牌[EB/OL]. [2025-03-09]. 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

[2]麦可思研究院. 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 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5.

[3]教育部网站,山东财经大学、重庆科技大学、贵州商学院等高校网站。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好好的时代》要来了!梅婷田雨... 筒子楼里的柴米油盐,五个孩子的吵吵闹闹,一个重组家庭三十年悲欢,折射出大时代印记。听说没?又一部年代...
教育部最新通知!事关退役军人学... 近日,教育部印发《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部署各地各招生单位做好2026年全国硕...
男演员演技有多重要?看《731... 在《731》的群像戏里,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戏份不算最多,却成了无数观众走出影院后最难忘的角色。没有惊...
高考史上2位“最顶级状元”,一... 改写版: 2000年盛夏,河南新乡市一中校门口人头攒动。这一天是千禧年的高考日,酷暑难耐,但人们的...
成都西村大院与德阳文庙组CP ... 2025年9月26日,古韵悠长的德阳文庙,迎来成都西村与德阳文庙的品牌共建揭牌仪式,双方共建共创的“...
高级技工学校,说说哪些有企业订... 洛阳高级技工学校:技能成才的理想之选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级技工学校成为众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探秘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硕士项目,...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提升学历成为了许多人追求更好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出国攻读硕士学位也...
表情亮了!出逃的雪豹已被找回 9月26日,西宁市野生动物园通报称,该园一只雪豹从馆舍内逃匿。逃匿的雪豹“闹闹”为老年雌性个体,年龄...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红毯... 9月26日,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红毯仪式在福建福州举行。图为电影节“金丝路奖”国际评委会评委亮...
西方“承认潮”之下,“两国方案... 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文丨亦凡编辑丨漆菲重返联合国大会讲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延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