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大学的时候,你我都一样,毕业之后渐渐差距就大起来,四年看起来很长,其实很短,等毕业季一到,看着别人拿着 offer、考研上岸,自己却两手空空时才发现,有些事当初要是没做,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大学里看似自由,其实藏着很多 “不该踩的坑”,今天就跟你聊聊,那些最不应该做的事。
大学里最不该做的5件事
1、最不该把宿舍当成 “养老窝”,一天到晚躺着不动。你肯定见过这样的同学:早上第一节有课也不起,定十个闹钟最后还是翘课,窝在被子里刷短视频、打游戏;中午点个外卖,吃完继续瘫在椅子上,连下楼取个快递都嫌麻烦;晚上更熬到两三点,明明没课没作业,也抱着手机不肯放。别觉得 “反正没人管,放松会儿没事”,大学的时间看着多,其实晃一晃就没了。我之前有个室友,大一就天天在宿舍打游戏,课基本不上,作业全抄别人的,结果期末四门课挂科,最后只能留级。等我们都升大二了,他还在补大一的课,后来跟我们说:“要是当初没天天躺宿舍,也不至于这样。” 宿舍是用来休息的,不是用来 “耗时间” 的,多去图书馆看看书、去操场跑跑步,比躺着荒废时间强多了。
2、也别为了 “合群”,勉强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刚开学时,总怕自己融不进集体 —— 室友都打游戏,你不打就被排挤,于是也跟着熬夜组队;社团里的人都去聚餐喝酒,你不想去却怕被说 “不合群”,只能硬着头皮去;甚至有人为了跟别人 “保持一致”,放弃自己喜欢的读书、画画,跟着去做没意义的事。可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不打游戏、不聚餐就疏远你;真正有价值的圈子,也不需要你靠 “勉强自己” 来融入。我闺蜜刚上大学时,室友都喜欢追综艺聊八卦,她却爱泡实验室做实验,一开始室友觉得她 “不合群”,慢慢发现她经常拿竞赛奖,还帮室友补过化学课,最后反而成了室友里最受欢迎的人。大学里 “独处不可怕,盲目合群才可怕”,与其浪费时间凑别人的热闹,不如专注自己的事,自然会遇到同频的人。
3、更不该把 “60 分万岁” 当真理,糊弄专业课。总有人觉得 “大学及格就行,分数高不高无所谓”,上课趴着睡觉、玩手机,老师布置的作业随便应付,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能混及格就沾沾自喜。可你忘了,专业课是你以后吃饭的本钱 —— 学计算机的,编程课不认真听,毕业连简单的代码都写不出来;学会计的,基础会计没学好,考初级证书都难;学设计的,素描、软件课糊弄,连作品集都凑不出来。我表哥学机械的,大学时总觉得 “及格就行”,专业课学得一塌糊涂,毕业找工作时,面试官让他画个简单的机械图纸,他都画不出来,最后只能去做跟专业无关的体力活。后来他跟我说:“当初要是好好学专业课,也不至于现在这么吃力。” 大学里的知识不是 “考完就忘” 的,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今天糊弄的课,明天都会变成你找工作时的 “绊脚石”。
4、别仗着年轻就熬坏身体,觉得 “没事”。大学里熬夜太常见了 —— 赶作业熬到凌晨,打游戏熬到天亮,甚至没课的时候,也习惯性熬夜刷手机,早上不起床,早餐直接跳过,操场更是半年都去不了一次。可身体从来不会 “惯着你”,熬夜久了,上课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老师讲的知识点根本听不进去;长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胃病,疼起来连课都上不了;不运动的话,体重会蹭蹭涨,免疫力也会下降,一到换季就感冒。我同学小敏就是这样,大二时天天熬夜赶设计作业,结果有次考试时突然头晕,直接晕倒在考场,最后不仅考试缺考,还住了一周院。年轻不是 “透支身体” 的理由,规律作息、按时吃饭、偶尔运动,看似小事,却是你能好好读书、好好生活的基础。
5、最不该 “走一步看一步”,不规划未来。很多人进了大学就像 “没头苍蝇”,大一玩,大二混,大三看着别人准备考研、找实习,才开始慌,大四急急忙忙投简历,却发现自己没实习经历、没证书、没技能,根本没公司要。大学四年不是 “混日子”,而是 “为未来铺路” 的四年 —— 你要是想考研,大二大三就得开始打基础、背单词;你要是想找工作,大三就得找实习,积累经验;你要是想出国,大一就得准备语言考试。我学姐大一就确定要考研,四年里认真学专业课,还报了英语班,最后顺利考上了 985 院校;而另一个同学,没任何规划,大四才开始找实习,结果很多公司都要求 “有实习经历”,他只能随便找个兼职,毕业很久都没找到正式工作。别觉得 “未来还远”,大学里的每一步,都在影响你毕业的走向,早点规划,才不会到最后手忙脚乱。
大学是人生里最自由、也最该 “好好折腾” 的几年 —— 可以犯错,可以试错,但别做那些会让你后悔的事。少在宿舍躺着,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少为了合群勉强自己,多专注自己的成长;少糊弄专业课,多学一点真本事;少熬点夜,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少走一步看一步,多为未来想想。等你毕业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你 “没做错” 的选择,都会变成你手里的 “底气”,帮你从容地走向下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