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浙江湖州的教师校招是不是把双非本科生拒之门外了?其实倒不是完全“不要”,但门槛确实比重点院校毕业生高不少,这背后的原因挺现实的。
首先得澄清个误区,湖州校招不是一刀切全排斥双非本科。像长兴、南浔这些区县,本地户籍的双非师范本科生还是有报名资格的。但市直属学校或热门岗位的要求确实苛刻,文化课教师岗优先要硕士、10所重点师范院校本科生,或者“双一流”本科生。双非本科生想挤进去,得有校级优秀毕业生、二等奖学金以上,或者师范生技能竞赛获奖这些“硬通货”才行。
最核心的原因是“僧多粥少”的内卷现状。现在想当老师的毕业生太多了,尤其是湖州这种经济不错、教育资源好的地方,岗位竞争特别激烈。安吉县一次招聘就有上百人报名,硕士简历都堆成山,HR根本没时间挨个筛选。学历就成了最直接的筛选工具,“双一流”或重点师范的学历相当于“敲门砖”,能快速划出大致的人才范围。
其次是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需求。湖州一直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学校自然想招更专业的新人。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接受过更系统的教学训练,而“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往往更受认可。比如市直属学校招聘明确把10所师范院校和“双一流”高校列为优先对象,就是想从源头提升教学水平。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户籍和本地化需求的平衡。像长兴要求非硕士的本科生得是本地户籍或生源,南浔也限浙江省户籍。这其实是给本地双非本科生留了口子,但对外地双非生来说就更难了。毕竟学校更希望招稳定留下来的老师,本地户籍能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
另外,这也是全国教师招聘的大趋势。不光湖州,整个江浙地区的教师岗门槛都在涨,连不少县城都开始优先要硕士了。一方面是师范生数量年年增加,另一方面人口红利减退后学校招聘需求没那么大,供需失衡自然推高了学历门槛。
不过双非本科生也不是完全没机会。湖州部分区县对本地生很友好,只要是师范类专业,户籍符合就能报。要是有教学技能竞赛获奖、学生干部经历这些亮点,就算是双非也能突破限制。
总的来说,湖州校招对双非本科生的“挑剔”,本质是竞争太激烈下的无奈选择,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动追求。不是双非生不够优秀,而是筛选成本太高,只能用学历先做一轮筛选。对于想考湖州教师的双非生来说,要么深耕专业拿竞赛奖项,要么利用户籍优势报考区县岗位,还是有机会实现教师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