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面,医学院校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综合性高校的二级医学院和独立医学类高校。
当年大量医科大学都被综合性高校合并,最终成为综合高校的一部分,但依然保持独立的运行机制,所以在当今医学体系里面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所要看到的医学类高校排名,主要是以高校的医学类学科博士点、重点实验室、顶级学者、生源质量为排名依据。
本次排名包括有综合性高校医学院和独立医科大学,相对来说排名还是极为全面,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医学院校排名具体表现
医学院校前三名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医学院,实则都是合并当年的上海医科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这两所都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医学院校,历史传承悠久,实力确实很强。
而北京协和医学院当年由美国基金资助,民国时期已经成为全国顶尖医学院,并且开创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先河。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推行的临床医学“4+4”培养模式,最近引起热议。招生和培养制度的混乱,使得其培养的医生饱受质疑,影响到学校声誉。
北京大学医学部位居第四名,或许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北大当年合并北京医科大学,才有如今的北大医学部。
北大医学部的口腔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学科都是并列全国第一,只是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整体实力并不是很强,影响到学校排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排名第五。当年中山医科大学被中山大学合并,成为如今的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都是学校的强项。
首都医科大学排名全国第6,实现历史性突破。首都医科大学并非是百年名校,而是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普通高校。
学校的高速发展期是最近10年,特别是和北京诸多顶尖医院达成合作,使得综合实力大增。
比如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等学科都位居全国前10,目前拥有7个国家医学中心和7位全职院士,构建成强大的医疗研究团队。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已经退步到全国第10名。
湘雅医学院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医学院,曾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齐名,在临床医学领域拥有崇高的地位,但自从合并后,学校的实力并没有得到稳步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湘雅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最近两年频繁出现医疗事件,医生的道德问题也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因此,湘雅医学院在老牌医学高校里面的整体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全国排名有所退步,也是让人感到较为可惜。
同样出现退步的还有第16名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这也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顶尖医学院,如今学校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等核心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均没有达到A级别。
排名第27位的广州医科大学,排名第32位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排名第33位的温州医科大学,进步都极为明显。
这三所高校都意在打破原有的医学体系格局,特别是广州医科大学成为双一流高校后,临床医学学科进步极为神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通过合并方式提升综合实力,重点打造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两大学科,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温州医科大学则是重点打造眼科,这些年不断引进高端学者,打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极为突出,将来还有机会冲击第三轮双一流大学。
整体来说,这份排名还是很符合当前医学类高校的地位,拥有较大参考价值。必须要指出医学高校非常看重地位和声誉,而并非是985或211高校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