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来临
VH带来每日开篇心灵Massage

近几年,量化金融项目的申请堪称“卷王大战”,尤其是美国的头部项目。在人均软硬背景拉满的情况下,给招生官呈现的文书,以及笔试、面试阶段的真实表现、英文沟通能力,就成了脱颖而出的关键。关于这些细节,获录CMU计算金融的学姐也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申请季已经开始,想要冲刺高热金工项目的同学,在继续卷实习之余,也要抽空精修文书,准备好笔/面试呀~
1
文书都要写哪些?
通常的文书主要有四种:Statement of Purpose(SOP)、Personal Statement、简历(CV)、推荐信。
☞Statement of Purpose(SOP):
更偏向于展示同学的职业导向与规划,展示你整个求职过程中的一些technical的硬背景(学过的课程、编程能力等),以及为了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这个项目。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SOP都是强制提交的。
☞Personal Statement:
对于金工申请,这部分呈现的故事线更偏从个人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出发导致想做量化方向,这样的视角会让申请者整个人更加生动。对于很多学校来说,personal statement是一个optional的一个选项,可以选择写或者不写。
☞个人简历(CV):
主要展示实习和科研的经历,尽量把简历呈现的经历靠近各个项目喜爱的申请者画像,选择性地呈现和描述自己的过往经历而不是堆砌。
☞推荐信:
很多同学会自己草拟一遍,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不同的老师的推荐信里体现出不同的侧面。有些是课程老师,有些是实习的mentor,有些是公司的老板,要去想一下他们能展现你不同的方向具体侧重在哪里,以及你和其他的同学有何不同,为什么你是一个突出的同学。老师们在填推荐信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根据你的聪明、努力、热爱的程度,填写被推荐的同学在整体同学中处于top多少percent。因此,推荐信呈现的内容要尽量和老师提到的top多少呈现出来的标准是符合的,能体现出来该学生优秀在哪些具体的方面。
在投递的过程中,不同学校不变的要求只有简历和推荐信,而statement of purpose和personal statement,可以在初稿写出大致的框架和故事线,并且根据每一个项目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
部分学校会询问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以及如何克服。也有些学校会把学生的career plan拆解成几个问题:你的职业方向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读master?为了读master都做了哪些准备?普林斯顿是一个学术非常严谨的学校,文书中也闻到了“如果被录取,你将如何为了学校做出贡献?”大家可以去根据不同学校、学院、项目的风格准备一下文书。商学院跟工学院的喜欢的学生画像不同,商学院更注重一些沟通、合作的案例。在准备阶段也可以多思考一下整体的program是什么风格的,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2
笔试如何准备?
部分顶尖项目项目都设置了笔试的环节,比如MIT金融、普林金融、巴鲁克金工,一般都是限时、开摄像头、闭卷的形式,主要涵盖数学、计算机编程方面。如果要去准备的话,主要就是参考绿皮书《A Practical Guide To Quantitative Finance Interviews》,以及高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随机过程、ODE等。
为了通过笔试首先需要涉猎过高数、统计、计算机的核心课程,其次就是刷好绿皮书的题目,也可以根据往年的习题进行针对练习。
3
金工面试全解析
面试一般分为机器面试和面试官面试两种,MIT Mfin的video question是在提交申请阶段就需要录制的,根据文书及video录制的结果,综合筛选后发放人工面试的机会。


MIT MFin 2026Fall Video Questions
☞self introduction/update:
部分学校会有self introduction以及update,也就是进行自我介绍并更新自己的现状,相比网申系统中的情况是否有更新。比如在1月份左右进入职了一家新公司,在2月中旬的面试就可以提到这个更新,面试官也会问到怎么secure your new job,这段实习做了哪些工作。也可以主动引导这个话题,如果上了一些新的网课,或者在学校的一些新的课程出分了,都是可以在面试中提到的。
☞career goal/ plan B:
面试一定会问到的就是career plan,这也是在文书中写到的东西。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之后想做的一个大致的方向,最好能比较细化,但是不要太细化到分支,太细化的话反而是不是很好讲。可以只提到自己未来想做高频交易方向,锁定这个明确的范围,对于该领域有大致的了解即可。
面试官可能会提到plan B,如果最想去的方向没有申请到,还有没有其他的想去的方向。大多数人在申请金工项目,职业目标是进入买方,进大的hedge fund做research的工作,但这些备受追捧的岗位的全职工作招人很少。很多人的plan B包括:银行、券商的Q quant和资产定价相关,或者在银行从事 risk quant相关工作,这样也会更贴近市场,对之后长期的工作发展也有益。
☞internship:
面试官会具体地提问简历上面的internship具体做了什么,写在简历上的每一点都可能会被提问到。特别是MIT面试非常的细致,会详细地关注学生列举的社团、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其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如何处理,询问地非常深入,也有一定的压力面的成分。同时,面试官也会关注过往的实习是如何拿到的,how did you secure your internship。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到自己学过的课程,为了实习的笔试、面试进行的准备和刷题,最后在面试阶段顺利通过。
☞behavioral questions:
行为面试的题库非常的广,比如经历过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在某一次group project的经历、某次leadership的体会,还有一些hobbies、weaknesses等问题。很多面试都会提到ethical dilemma的问题,关于这种道德困境,就可以提到,我先后拿到了两份公司的offer,第一家公司我已经答应了他们会去,但是第二家公司pay更好我也更想去,我很想去,这时候我虽然很难过,但我还是拒绝了第二家,选择信守承诺去第一家公司。遇到这些道德相关的问题一定不能踩到红线。
☞understanding of quant finance:
比如会被问到can you explain quant finance to your seventy-year-old grandmother/ a ten-year-old kid,需要用最精简、平常的语言,向完全没有金融相关知识的听众描述对于量化金融的理解,而后也会被要求提到为什么自己想深耕量化金融的领域。
☞personal statement:
对于金工申请,这部分呈现的故事线更偏从个人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出发导致想做量化方向,这样的视角会让申请者整个人更加生动。对于很多学校来说,personal statement是一个optional的一个选项,可以选择写或者不写。
☞market news:
这是CMU的高频问题,面试官主要会问到最近在通过何种渠道关注什么新闻,除了对于目前的新闻、市场主流的观点复述,还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预期,对新闻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把官方的新闻和已有的分析进行复述。
☞why school/program:
与文书写到的问题类似,主要关注这个学校、这个项目到底是哪方面吸引你,你可以提到career service,alumni system,curriculum design,location等等,一般来讲和文书提到过的符合即可。
☞any questions(对面试官提问):
对于每个学校,还需要分别准备一个特定的关于他们学校的问题向他们提问,商学院面试官会喜欢被问学校的学生俱乐部或者networking event。在面试偏学术导向的学校,可以提问做科研的机会多不多,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机会,也可以提问Career service。这些问题可以表现出来你对于学校很感兴趣,做过很充分的了解,并且想得到很好的发展。
4
VH在申请金工项目的帮助
整个申请过程中VH的导师,特别是文书导师给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包括对文书非常细致地进行修改,对于每个项目的属性、行业现状非常了解,呈现的内容也很深入。
VH提供的和mentor约电话沟通的机会也帮到了很多,一位mentor对文书修改、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切实的建议,另一位毕业于CMU计算金融的mentor帮助我进行了两次模拟面试,同时也为我写了一封推荐信。这些mentor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更了解整个市场的运行状况,以及各个公司、整个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新人。
纵观过去,VH学员在各个头部金工项目中都创造了不少优异的成绩,26Fall申请季已经火热进行中,正是开始确定选校,查漏补缺,准备文书和笔试、面试的时间。打算冲刺高热金工项目的同学也要开始做准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