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山东省招考院发布《关于做好山东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25〕105号)文件,标志着2026年高考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通知规定了2026年高考报名分三个阶段:
网上填报信息:2025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每天9:00—18:00)。
网上资格审核:2025年11月5日至17日。
网上确认缴费:2025年11月18日至22日(每天9:00—18:00)。
符合2026年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并确认缴费。
当然,关于报名,考生所在学校会给予相应指导,考生和家长只需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规程程序完成名即可。
报名完成后,考生结合自己学情实际,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制订相应备考复习计划,脚踏实地,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复习就可以了。

【2026高考志愿早准备】
家有考生的家长朋友们,除了对孩子生活上照顾,复习上配合外,还应未雨绸缪,默默为孩子提前做好志愿填报功课。
有家长说,现在才哪到哪啊!刚刚报名,考试还早,成绩都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做功课啊?等高考成绩出来也不迟啊!
实话实说,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说明家长是第一次做高考家长(哈哈)!
高考志愿“确定”,确实需要孩子高考成绩,但要等至高考成绩出来才着手报志愿那就晚了三秋——方向比分数更重要!高考志愿最根本的不是选学校,而是选专业,985、211、双一流、重点高校、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在专业门类设置上都大同小异,只要选出专业方向,孩子考什么分数,都有其对应学校:
640分以上可对应北大、清华等顶尖一流高校;
620分以上可对应985校;
600分以上可对应211、双一流高校;
550分可对应重点高校;
500以上可对应一般高校,
500以上进个本科院校也很稳;
…… ……
所以,高考分数只决定着孩子报考大学层次,而专业选择却属孩子生涯规划、人生规划的范畴,与分数无关。
如果提前没有考虑,等高考成绩出来,才匆匆忙忙去了解专业,了解学校,则就会措手不及,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家长由于对专业不了解,甚至望文生义,选错了专业,等录取通知书来了,不知如何是好,勉强入学,学习起来也没精神,有可能让孩子学业、人生走了弯路……

【高考志愿的本质是了解孩子,确定方向,了解专业】
那么,作为家长,孩子忙着备考,自己帮孩子筹划志愿从何入手呢?
首先是帮孩子选好大致的专业方向。家长可以静心反思一下孩子情况,从小对何事物感兴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有什么爱好?平时与孩子交流中,孩子未来愿望(理想)是什么?等等,捋出个大致头绪后,结合孩子高考选科,大致确定孩子有可能选择的专业方向,然后自己先“偷偷地”——注意是自己“偷偷地”,只要孩子不主动,不必为此扰乱了孩子备考习——了解相关专业情况,这个专业各层次在哪些院校等,将来填报志愿是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精准填报志愿的前提是了解本省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
除了了解专业、学校信息,家长也要了解、熟悉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注意一定是本省份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
高考是以省为单位,填报志愿等录取也是以省为单位,家长学习高考志愿,一定先明确自己的“坐标”省份、即报考省份,千万莫轻信某音、某手、某号、某专家,他们讲得很专业,说的也非常对,但若不是本省的,那讲得越好,就会让你志愿错得越离谱。
当前高考志愿,有两种模式:专业平行志愿等专业组平行志愿,你要先确定自己“坐标省份”采用的志愿模式,比如山东,自2020年以来,一直是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
96个志愿直达专业、1:1投档无调剂,这个志愿填报模式已实行5年,比较成熟了。
对考生来说,有3大利好:一是最大限度地尊重了考生专业志愿,二是完全规避了考生业被调剂风险,三是最大限度减少了考生滑档风险
对录取院校来说,也有3大利好,一是录取考生专业都是“第一志愿”,二是录取考生都是喜欢该专业的“最高分”,三是由于专业没有调剂,最大限度地防范了因考生“不服从志愿”退档引发的缺额,保证了生源质量和数量。提高了志愿填报和录取效率。
有理由相信,2026年,山东或将继续实行这种被考生和家长喜欢的专业(类)平行志愿填报模式。
至于其他省份,相必也会对高考志愿填报、投档录取进行优化,以利好考生。

在考生备考生志愿填报问题上,您有好的建议,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