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周末经过一所高中旁的书店,总能看到穿着校服的学生,坐在对着马路的窗口看书、做题。
每次我都会想,这些孩子为什么不能在家学习,难道在书店自习效果更好吗?
传统的学习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年轻学子的需求,越来越多“跨界”学习场所、学习方式正慢慢渗入我们的生活。
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将学习战场转移到快餐店、咖啡厅、书店和图书馆。
这些场所不再仅仅是消费之地,更成为了学习空间。早在2018年,就有媒体报道杭州的肯德基、星巴克、便利店被疯狂补作业的学生们“占领”。
一家便利店营业员观察道:“农历正月初七爸爸妈妈上班后,每天都有学生来补作业。这里空调很暖和,还有好多食物,闻着香味写作业很舒服。”
《你好,旧时光》剧照
不仅是便利店,杭州图书馆的自修室在假期也同样座无虚席,“中午出去吃饭,必须得放物品占个位子,否则下午回来就没了座位。”
这些场所之所以吸引学生,正因为它们提供了家与学校之外的学习空间,满足了学生们对学习环境的需求。
《我不是学霸》剧照
当小学生们占领快餐店时,大学生们却发掘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学习场所——KTV。
近年来,将KTV当作自习室的做法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
一名在KTV备考的女生解释:“做题比较烦躁,想要放松一下,在KTV里可以喊出来,比较解压,但由于临近考研了,出来玩感觉有种负罪感,就带上了学习资料。”

对于喜欢安静学习环境的大学生来说,KTV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但对于那些喜欢在情绪高涨后学习的“e人”来说,KTV简直是学习高效的助力神器。

“在KTV唱完歌学习感觉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效果特别好。点最嗨的歌,学最狠的习。”

有学生发现,在图书馆待了几个小时也没有写出来的论文,去KTV激情开麦两嗓子后竟然灵感爆棚。

更有学生利用KTV练习英语口语:“一个人去KTV简直不要太爽,可以把音乐声调到最大,可以呲最大的声练习要学的英语Rap,可以拿着话筒背单词背句子,不需要担心自己发音标不标准。”

相比传统学习空间,KTV提供了私密自由的环境,让学生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学习和表达。

与走出家门学习的学生相反,一些初三学生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在家直播看书、写作业。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一位浙江妈妈直播孩子写作业两小时,吸引了近两万网友围观,效果立竿见影。 这种“直播写作业”的方式逐渐流行起来,架起手机,邀请万千网友充当“云监工”。
有家长发现,一旦开启直播,孩子会因网友的一句“字没写好”而擦掉重写,因被说“姿势不对”而立刻挺直腰板。 对家长而言,镜头也具有约束力,让原本忍不住的怒吼变成了克制的鼓励。
《二十不惑》剧照
然而,这种“速效药”往往“保质期短”。有妈妈坦言,孩子直播一周后便开始抗拒,觉得面对镜头压力过大。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方法可能培养出“表演型认真”——孩子只在镜头前专注,一旦离开“云监工”便打回原形。

第一,年轻人追求新鲜感和个性化学习体验。
很多家长不理解了,为什么家里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不喜欢,非要到快餐店、咖啡店去学习。
有网友解释了:“肯德基星巴克有恰到好处的背景音,类似白噪音助眠,背景音可以帮助集中精神。”
这种感觉我还是懂的,比如我写好文章,需要找配图;或者视频拍好,需要剪辑时,我都会放一部电视剧或者开音乐,边看电视、听音乐边找配图、剪辑视频。
这种工作方法对我来说,效率是奇高的。

也有学生表示:“在图书馆待了几个小时也没有写出来的论文,去KTV激情开麦了两嗓子后发现灵感爆棚。”
有位妈妈说:“自己的研究生论文,几乎一半是在游乐场完成的。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她自己拿笔记本在一边写论文,效果比在书桌前还好得多。”

第二,社交需求与学习结合。
孩子们约伴在图书馆或者快餐店一起学习,有时候一起小声讨论题目,有时候看看同伴的学习进度,自己也更乐意学习了!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剧照
家长又要问了:“那怎么不能约到家里来一起学?”
如果孩子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家长们是不是得端点水果、点心进来“刺探刺探”学习情况呀?孩子们想说点八卦悄悄话,既不敢锁门,也不能畅所欲言,自然无趣。
《孩奴》剧照
社交属性同时也推动了一种有趣的直播——“学习直播”,直播内容就是自己在书桌前学习。
观看学习直播的人,大多数是和主播同样身份的学生或考生。他们想取得成绩却又缺乏动力和自制力,于是选择观看直播来促进学习,以此来减少自己的迷茫感。
长达数小时的学习直播也许枯燥得如同学习本身,但观众们可能更希望获得一种“有人与你一起逆水行舟”的陪伴感、幸福感、归属感和安慰感。
《请回答1988》剧照
第三,学习空间资源紧张,推动另类自习室的走红。
随着考研、考公持续火热,大学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传统自习室资源供不应求,学生们不得不寻找替代场所。
一位大学生坦言:“图书馆的位置太紧俏,在寝室又学不进去。” 而KTV则经常布局在高校周围,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便利。
从根本上看,这些现象反映了年轻人对学习环境控制权的争取。
他们不再被动接受既定的学习场所,而是主动寻找或创造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在喧闹的KTV、公共的快餐店,还是在镜头前的直播空间。
《垫底辣妹》剧照
学习场所的“跨界”革命,不仅是年轻人应对现实条件的创新之举,更是他们对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大胆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许会找到更高效、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或许只是短暂尝试,但无论如何,这种探索本身就值得肯定。
洪启演唱歌曲《我想,我想》歌词
毕竟,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身处何地,而在于心在何处。无论是KTV里的放声背诵,还是直播镜头下的奋笔疾书,或者在肯德基里的静静阅读,都是学子们对知识的同一种渴望的不同表达。
你能接受孩子去肯德基、星巴克、西西弗书店、KTV包间学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