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赶考路上的青春答卷”——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北京)展示活动举办,高校携手红色场馆共上赶考路上的思政课。

西柏坡纪念馆工作人员宣讲《我们都是“王家川”》。故事里,王家川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中华儿女向死而生、共赴国难的精神旗帜。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表演舞台剧《良乡备考 光辉典范》,重现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良乡干部培训的往事。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工作人员宣讲《科学星火照前路》,带领人们重温钱玄同、钱三强父子的动人事迹……


活动以艺术为媒,通过舞蹈、主题宣讲、情景剧目、合唱等多种形式,集中呈现了京津冀三地馆校协同育人的丰硕成果与创新实践。
2023年,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成立,为三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联盟策划了“京津冀馆校合作共建月”等一系列特色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覆盖面。目前,联盟成员已由6家发展至45家,项目活动覆盖师生超万人次。

未来,联盟将不断完善成员内部资源共享、师资互聘、课程共建等机制,将三地红色资源与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深化红色文化研究,加强“大思政课”顶层设计,持续推出有深度、有分量的教学成果,策划有温度、有力度的精品项目。同时,联盟将广泛吸纳成员单位,共建共享红色资源数据库、专家库、课程库,构建起内容互补、脉络相连的区域性“大思政课”资源体系。联盟还将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发沉浸式、体验式、研讨式精品课程与实践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大思政课”品牌活动、品牌课程。

香山馆“传承红色基因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赶考’研究座谈会”同日召开。会议依托香山馆学术委员会,汇聚了京津冀地区学术界与文博行业的众多专家学者,围绕“进京赶考”史实研究、红色基因传承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牛伟坤,王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