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上学了。”
儿子的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泼进了黄海霞和丈夫金达华的心里。他们眼中曾经优秀、乖巧的儿子,在进入高中后仿佛变了个人:沉默、疏离,甚至一年多不曾开口叫一声“爸爸”......
黄海霞和金达华是本期兴智家庭教育纪录片《闪闪发光的爸妈》的主人公,他们是江西高安的一对普通夫妻,以收废品为生,养育着一双儿女。然而,正是这对看似平凡的父母,在家庭教育陷入困境时,选择了学习与改变,走进了兴智家庭教育,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成长之旅。
儿子在高中时突然提出“不想上学了”,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击碎了黄海霞夫妻多年的期望。儿子从小成绩优异,却在初中后逐渐沉默,甚至提出休学。
父亲金达华因为小时候家里贫穷,不得已辍学在家。所以现在的他将自己未能上学的遗憾和失落,全部转化为对儿女的高期待。用严厉的批评代替鼓励,用完美的标准苛求进步。
儿子小学考98分,他看不到表扬,只盯着丢掉的2分,试卷上的家长意见永远是批评......

而母亲黄海霞长期被病痛与生活的重压折磨,情绪急躁,与丈夫时常因琐事争吵。家庭氛围紧张,孩子逐渐封闭自我,拒绝沟通,甚至出现社交恐惧倾向。黄海霞说:“那段时间,我每天活在焦虑里,不知道孩子怎么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他。”

在儿子休学期间,金达华偶然刷到了兴智家庭教育的视频课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妻子一起走进了这个全新的学习场域。从线上课程到线下工作坊,他们第一次意识到: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父母自身。
金达华被重建关系工作坊中一名父亲的故事深深打动——那种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是他从未想过的教育方式。他开始反思自己:“我以前总觉得严师出高徒,却从没想过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共情。”

黄海霞则通过“能量操”“抖动练习”等逐渐找回了内心的平静。她说:“我以前不会哭,也不敢哭。学习让我学会了释放情绪,整个人都轻松了。”她的身体逐渐好转,体重回升,睡眠质量提高,笑容也回到了脸上。
学习之后,这个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写在最后:
金达华说:“学习家庭教育,就像是给家庭注入活水,滋润每一个人。”他每天写日记反省自己,努力做到“平心静气”;黄海霞则坚持练习情绪觉察,努力活出松弛而真实的自己。
他们明白,教育不是控制,而是陪伴;不是塑造,而是唤醒。金达华说:“我们要做的,是成为孩子最强的后盾,让他们有力量面对外面的世界。”
从焦虑到平和,从指责到接纳,黄海霞夫妻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挽回了濒临破碎的亲子关系,也重建了一个充满笑声的家。他们的故事印证了兴智家庭教育的那句理念:“父母对了,孩子就对了。”
每一个父母都曾迷茫,但唯有学习与觉察,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光。黄海霞夫妻正是那对在平凡生活中“闪闪发光的爸妈”,他们用行动证明:爱不是期待,而是理解;家不是战场,而是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