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和田地委教育工委、地区教育局、市教育局等单位,在和田市第三小学开展“同上一堂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大课”活动,并同步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活动首先举行“金胡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基地揭牌仪式,推动构建各学段有效衔接的育人体系,标志着和田地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迈入实质推进阶段。

“金胡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基地揭牌仪式 (阿迪力 摄)
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尹茵说:“今天我们在和田市第三小学挂牌了‘金胡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基地,后期我们还将推动更多的高校和中小学参与到我们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建设当中,也参与到我们的集体备课的联盟当中,共同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活动中,新疆工程学院二级教授李玲作专题讲座,各学段教师代表依次进行教学展示并接受专家点评。活动特邀和田市技师学院毕业生艾迪热耶·麦提图尔荪、策勒县策勒镇小学学生帕提曼罕·排日海提等青少年代表参与集体备课,将学生视角融入教研,丰富备课内涵。

新疆工程学院二级教授李玲作专题讲座 (阿迪力 摄)

青少年代表分享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的感受 (阿迪力 摄)
和田市技师学院毕业生艾迪热耶·麦提图尔荪说:“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不断成长。我愿意成为家乡的小宣传员,今后将继续努力,讲好和田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和田。”
“回去后,我要和小伙伴们一起思考,如何更主动地参与思政课堂,让思政课变得更有趣、更生动,让大家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知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镇中心小学学生帕提曼罕·排日海提说道。
新疆工程学院二级教授李玲在讲座中重点阐释了“手拉手、一体化”模式对促进学段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和田市第三小学以基地挂牌为新起点,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新疆工程学院二级教授李玲表示,手拉手把我们高校、高职院校、中专以及小学全部拉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和田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讲课水平的提高意义都是深远的。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阿迪力 摄)
和田市第三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李慧冰说:“作为首个‘金胡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集体备课授牌的学校,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深入地融入学校育人的全过程,深度挖掘和田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结合不同学段特点,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发挥小学段的启蒙关键作用,为学生成长筑牢坚实根基。”
和田地区教育局通过建设“大课堂”、优化“大师资”、强化“大教研”,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质效。下一步,地区将重点推进内容融合、学段衔接与数字赋能,加快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和田地区教育局思政科科长毛彦涛说:“和田地区将持续做好内容融合、学段衔接与数字赋能三项工作,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质效。”(来源:和田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