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数据出炉: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43万!

比去年少了45万!延续自2024年起的“降温潮”,较2023年峰值减少超120万,降幅接近26%。

考研人数越来越少,为什么大家不卷了?因为这笔账,越来越难算。
前几年考研人数暴涨,人人都想上岸‘镀金’。但现实是,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增长,远远追不上报考的热情。
结果就是:从2022年起,硕士研究生整体录取率从30%左右一路跌落到25%左右,也就是说,4个人里边,3个都是分母。
更别提哪些神仙打架的热门院校、专业了。
大家慢慢想明白了:与其花一年时间去赌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不如先看看别的路。考研已经从稳赚不赔的“投资”转向一笔需要权衡利弊的“风险投资”了。

身边的保研生越来越多了。
全国保研名额在持续增加,25年预计接近19 万。这意味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这条路径进入顶尖名校的竞争更为激烈,或者说,门槛更高了。
随着全球形势的逐步变化,海外名校的硕士项目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分流了一批追求国际化视野和顶尖教育资源的学生。
今年的考公人数定格在371.8万,超出考研人数将近30万。

过去,考研大军里混杂着太多“跟风者”和“逃避者”——因为害怕就业而考研,因为身边人都考而考研。他们的加入,无形中推高了分数,加剧了焦虑。
而现在,当考研回归“选择”而非“必需”,留下来的,更多的是真正对学术有热情、对专业有追求、对未来有清晰规划的“真爱粉”。
所以,如果你还是认为人数下降=竞争压力减小,那你还是太天真了。水分被挤干后,留下的都是卷王。
1.报名人数减少,近五年国家线呈下降趋势
?MBA、EMBA和MTA以国家A线为例,总分从2021年的170分滑落至2025年的151分,五年直降19分。
?MPA总分从2021年的174分降至2025年的164分,整体下降10分。
?MEM从2021年总分174分下降至2025年162分,整体下降12分。
?审计硕士总分线在2021-2024年间持续走高,2025年虽有所回落,但国家线为194(国家A线)/184(国家B线),相比2021年仍高出15分。
?图书情报硕士:趋势与审计类似,2021-2024年持续走高,最高为24年国家线,总分为198(国家A线)/188(国家B线)。2025年略有下降分数线始终保持在高位。
?会计硕士同样从2021-2024持续上涨,24年国家线为最高点,分数线总分为201(国家A线)/191(国家B线),25年总分下降7分。
2.名校调剂机会增多
随着国家线下调,即使是武大MBA、北师大MBA、哈工大MBA这样的名校,也出现了调剂机会。
过去“摸线”只能去B区找机会,如今A区211、部分985也开始接收调剂生,这在往年是想象不到的。
3.今年各大院校的招生政策也非常友好
✅奖学金加码:越来越多院校用高额奖学金吸引生源,从体验营环节开始,层层叠加。
✅细分方向越来越多:为匹配更多行业背景的考生,院校推出更多AI+方向、出海方向、品牌方向等;
✅复试门槛优化:初试成绩占比不得低于50%,给了考生更多主动权。
最后二十几天,我们要稳定心态,向着高分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