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黔西市农业农村局主办、黔西市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黔西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机技术培训班”在金碧镇铧口寨社区正式开班。
培训采用“综合知识+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的教学模式,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更强调实践能力的精准锤炼。理论授课环节,授课老师围绕农用无人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核心农机装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日常保养要点,以及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规范展开细致讲解;针对农机作业中常见的故障排查、应急处理等实际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现场答疑互动等方式深入浅出拆解知识点,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实用技术,推动理论知识向实操能力转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支撑,而高素质农机人才是提升机械化水平的关键。”黔西市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杨亚表示,当前黔西市农业机械化正处于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此次培训聚焦农机操作、保养维修、故障处置等核心技能,就是要为农机从业人员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大家补齐技能短板、提升服务能力,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成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实训阶段,采取“现场示范+亲手操作+互动点评”的教学方式,让学员近距离接触先进农机设备,亲手实操农机作业全流程。从农机精准操控到故障快速诊断,从作物机械化种植到收割减损技巧,学员们在实践中查漏补缺、锤炼本领,有效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农机生产服务、助力产业发展筑牢技能基础。
“这次培训内容特别实用,老师讲得细、示范得明,不仅让我系统掌握了农机日常保养和故障排查技巧,还学会了农用无人机的操作,以后作业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参训学员黄雷高兴地说,将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以过硬技能服务周边农户,为家乡农业生产添砖加瓦。

据悉,此次培训为期6天,旨在提升学员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操作、检修保养和减损技能,强化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意识,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农机手队伍。
近年来,黔西市持续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截至目前,该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57%。
下一步,黔西市将继续聚焦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常态化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让更多人才在田间地头发光发热,为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曾田
二审 顾野灵
三审 李中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