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三尺讲台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而现如今,教师行业出现了过剩的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在岗教师数量已达1700万,而学生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有权威机构预测,按照这一趋势,到2035年中国小学教师将过剩150万,初中教师过剩37万。目前各地正在推动教师队伍的改革,从“终生制”,改为“聘用制”。

导致教师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越来越少。资料显示,2017年国内新生儿出生数量是1756万,之后就一路下跌,2024年新生儿出生数量更是跌至954万。新生儿出生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将来学生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另一个是,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年轻人找工作越来越困难。为此,不少年轻人一门心思就想挤入教师队伍。这就导致现在的教师行业是人满为患。
而随着幼儿园、中小学的生源数量越来越少,以及教师过剩问题的出现,全国幼儿园和小学数量也开始大幅减少。2021年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减少2.04万所,降幅约7%;小学减少1.08万所,降幅近7%。于是,有不少教师担心他们未来的出路。对此,我们认为,教师们也别慌,将来会有三大出路。
出路一:推行小班教育

过去很多班级规模是在50-60人,现在逐步变成20-25人。从大班模式转变成小班模式。如此一来,教师的需求不降反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过剩的压力。此外,小班模式还能提高教学质量。试想,过去是一个老师要面对50-60个学生,难免会顾此失彼。而实行小班化教育后,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
出路二:转岗到后勤、辅助岗位

现在很多学校把年龄偏大、教学能力平平、创新能力不足的教师,都逐步转岗到后勤 、辅助岗位等岗位。比如,安排部分老教师去做一些辅助教育的工作,这样可以更好的支持一线教师的教学。此外,让一些教师转岗到保安、食堂、保洁等工作,实际上,转岗也并不是失败,年轻教师在转岗后可以想办法另寻出路,而老教师在做后勤或辅助岗位之后,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耐心等待退休年龄的到来。
出路三:分流到其他单位工作

现在一些地区把过剩的教师分流到当地的职校、技校等职业培训机构、社区老年大学等单位去工作。原因很简单,虽然现在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的教师已经过剩了,但是像职校、技校、老年大学等成人学校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的加入。而像一些教师在被分流到其他教育机构之后,可以多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新单位的发展做出成绩。所以,会有部分被分流出去的教师,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从目前情况看,随着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的持续下降,未来教师过剩已成定局。不过,教师们也不必慌张,未来会有以上这三大出路。那些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岗位会被保留,但会迎来小班化教育模式。而那些业务能力平平、创新能力不强的教师,通常会安排其转岗到后勤或辅助岗位。当然,如果学校也没有更多岗位来安置,那也可以分流到其他单位去工作。总之,过剩教师安置问题,将会获得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