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电车的续航”已经到了700、1000km,为什么还有人买增程/插混?
创始人
2025-05-21 06:17:55
0

这两年,新能源车的续航,已经不能用“够用”来形容了。

动不动就是 CLTC 600公里起步,有些新车甚至标上了“续航1000公里”的标签。

再加上各种 800V快充、15分钟补电300公里的技术,也基本把“充电焦虑”甩在了身后。

照理说,电车这么能跑,大家应该蜂拥而上才对。

可真实情况是——

不少人还是选择了增程车,甚至插混车型,它们的“销量增速”才特别猛。

这就奇怪了:

明明电车已经这么能跑了,为什么大家还在坚持“可油可电”呢?

01 长续航的电车很贵

在我看来,很核心的原因在于——“长续航的电车”目前还贵。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真的买不起。

尤其是那些宣传“700公里+”“800V平台”的电车,听着确实香。

但你点开配置表看看,真正落地的价格,全都劝退。

这不是瞎说,你看现在市面上10万级的电车,都是什么情况:

像小鹏Mona M03、比亚迪元PLUS、秦L EV这些,续航大多只有400到500公里。

稍微好一点的版本,还得加钱上顶配。

而你要想要一台真正续航700公里以上、配800V快充、冬天也不掉链子的电车?

对不起,价格直接飙到20万+。

更别提小鹏G9、智界R7这类中大型SUV,续航超700公里的版本,落地轻松干到接近30万。

问题是,这些车虽然好,但离大多数家庭太远了。

所以你会发现:

很多人嘴上说“电车不错”,真正到掏钱那一刻,还是默默转身走向了更便宜、但更安心的“增程”或者“插混”。

这不是不想要,而是钱包不允许而已!

02 电车还不能支持全场景使用

就算你咬咬牙,预算够了,真买下一辆高续航纯电。

问题也远远没结束——

因为现实是,电车依然很难做到“全场景都好用”。

在市区通勤,当然没问题。

每天几十公里,回家能充电,电车开起来又安静又顺滑,体验非常不错。

但一旦脱离这套“城市用车模板”,问题就开始暴露了。

最典型的就是——跑长途。

开增程/插混,你从来不会考虑“去哪加油、加多久”;

但开电车呢?一旦出于偏远地区,就不得不考虑充电的问题。

尤其是假期高速,那叫一个真实:

找到了充电桩,结果排了十几辆车;排到了,又发现功率只有60kW;

充着充着,又跳枪……

你会发现,不是电车不行,而是它很容易“掉链子”。

在多数家庭眼里,一台车就得能应付所有情况:

上班代步得方便,周末得能出城,逢年过节还能回趟老家。

但电车一旦脱离城市,适配性就明显打折。

这才是很多人看着续航700公里,也犹豫不决的真正原因。

不是看不起电车,是知道电车还做不到“随叫随到、去哪都放心”。

03 很多人过不了内心这关

更现实的问题是,就算以上这些问题,放在2025年已经不是问题。

但很多人,还是过不了“内心这关”。

譬如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已有超过360万根公共充电桩,是加油站的几十倍。

按这个密度,其实很难遇到充不上电的情况。

真遇上节假日排队,只要你不是非在服务区死等,下个高速、方圆几公里一定能找到桩。

但问题是——你说得再清楚,很多人还是不信。

他们脑子里还停留在三年前:充电难、掉电快、跑远了容易趴窝。

哪怕现实早变了,但心里的那道坎,还是过不去。

他们不是没见过数据,也不是不懂技术,就是“过不了那道心理防线”:

怕电车,万一没电怎么办?

怕临时去趟远方,电车没电会不会心慌

怕手机App说能跑500公里,我敢真信它能跑500km吗?

这些声音没写在购车手册上,却写在很多人心里。

所以你会发现,哪怕数据再好看、补能再先进——

很多人最终还是选了“电驱+油兜底”的增程/插混车。

不是因为它多优秀,而是它刚好击中了人类那种最本能的焦虑:我想要一个确定的底线。

总的来看就是,电车确实越来越强了。

但从“技术领先”到“真正替代”,中间还隔着一层现实:价格、场景、还有人心。

哪怕续航干到了700公里、快充进步到15分钟一充——

可只要用户一想到“万一不够怎么办”,心里就还是没底。

而增程和插混的存在,就是为了填补这个“不安感”。

也许它们不是终点,但在今天,它们恰好是最符合大多数人,心理预期的“中间地带”。

你不能嘲笑人们不够大胆,毕竟——买车这事,从来都不只是技术选择,更是心理博弈,不是吗?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百度2025Q1财报亮点:AI... 百度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如同一剂强心针,为AI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财报显示,百度一季度...
原创 红...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一辆既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又能承载家庭温馨出行的纯电SUV,无疑是都市家庭的理想...
小米汽车遇信任危机,雷军“雷式... 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以真挚的情感与坦诚的态度,回顾了小米从自研芯片遭受质疑,到不断前行的历程,承...
小米汽车再添新成员!YU7系列... 小米汽车家族再添新成员,YU7系列正式登场。近日,小米公司正式揭晓了其最新电动汽车系列——YU7,包...
黎巴嫩EV Electra接手... 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次引人注目的交易:EV Electra正式接手了高合汽车,成为其新的...
小鹏汽车盈利在望,海外扩张与新... 小鹏汽车在经历去年的低谷之后,今年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其凭借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的火...
一汽-大众组织架构大调整,20... 近日,一汽-大众对其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特别是针对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此轮调整中,大众品牌...
720马力行业最强燃气动力加持... 【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行业最大马力天然气牵引车重磅来袭。 2025年5月20日,以“澎湃动力 气势...
太感动了!日产总算拿出一款像样... 2025 年 3 月日产集团发布旗下品牌年度计划,确认第 3 代日产Leaf、第 6 代大改款纯电日...
黎巴嫩初创公司入股,高合汽车江... 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在经历了一系列重整后,于2025年5月22日正式宣告重启运营。这家新公司的注册资...
小鹏浅谈开面包车环游六国收支情... 小鹏浅谈开面包车环游六国收支情况,五菱小面包改床,车子做保养 面包车自驾游 旅行vlog
仰望U8L申报信息曝光 新配色... 来源:搜狐汽车 5月22日,仰望品牌旗下大型SUV——仰望U8L申报信息曝光。该车于已于4月上海车展...
泽景电子IPO之路:张波张涛兄... 在智能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车载抬头显示(HUD)技术已成为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一环。HUD技术通过...
小米新车YU7惊艳亮相!雷军:... 在小米集团迎来15周年的庆典之际,其创始人雷军于5月22日在一场备受瞩目的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揭开了小...
不再全心投入电动车?本田的下一... 本田近日召开记者会,并由社长三部敏宏 ( Toshihiro Mibe ) 亲自主持与说明,其重点方...
一人一车一世界。愿秋风不燥岁月... 一人一车一世界。愿秋风不燥岁月静好你我皆安
吉利银河M9全球首发:六座旗舰... 吉利银河M9,这款备受瞩目的大六座旗舰SUV,终于在意大利米兰迎来了它的全球首发。作为吉利品牌的又一...
瑞浦兰钧动力系统赋能百台无人电... 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纯电动矿卡 “华能睿驰” 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矿正式投入运营。作为该项目动力系统的独家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