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因你
更温暖
为响应社会公益号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校新能源与自动化工程系组织学生前往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色彩因你更温暖——陪伴小艺术家”志愿服务活动。
童心执笔,彩绘时光
活动伊始,志愿者与福利中心工作人员沟通,了解每位孩子的年龄与性格特点,避免活动中因信息不足引发问题。根据记录的孩子们绘画偏好,最终选定开放性强、贴近生活的主题——《我最喜欢的卡通图案》。
活动中,志愿者先画下简单线条,鼓励孩子补充:“这个圆可以变成太阳、气球,还是小怪兽的脸呢?”通过陪伴和轻声提问,引导孩子们突破思维限制,培养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当孩子们低头认真创作时,志愿者给予具体赞扬:“你选的色彩搭配很有想象力!”帮助孩子们建立真实自信,感受到“被看见”的尊重,增强自我价值感。
绘画作为非言语表达方式,为情感内敛或不善言辞的孩子提供了安全的情感出口。通过绘画互动传递温暖,有助于帮助那些无法充分用语言沟通的孩子抒发内心情感,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在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从理论指导到实践行动,将"助人自助"的理念转化为切实行动,强化了青年群体的社会担当。通过与小朋友共同绘画,志愿者们得以感知儿童视角下的独特"新世界",增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志愿活动我有感
在福利院拿起画笔的那一刻,我才懂得,与孩子们共同绘画的时光,是双向治愈的旅程。绘画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心灵的对话。那些看似简单的涂鸦活动,却让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长与快乐。
——24(三)光伏1班上官云招
通过此次绘画活动,我们希望能为孩子们带来新奇的体验和乐趣,帮助他们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式,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他们的生活增添缤纷色彩。同时,也能够让我们透过作品窥见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24(三)光伏1班林香婷
参与本次志愿服务活动,我真切体会公益活动的深层价值。我们通过共同创作,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促进了跨越年龄与背景的对话。亲身经历让我更加理解福利院儿童的处境,也真正激发了社会责任感。
——24(三)光伏1班马毓微
陪伴小艺术家
本次福利院志愿活动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一次生动的生命教育。在红五月这个传承革命精神、激扬青春力量的特殊时节,我校新能源与自动化工程系组织学生走进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将红色志愿精神融入“艺术疗愈”实践活动,通过“调研、创作、赋能”三重维度,展现新时代团员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活动通过传递"被看见、被重视"的信号,帮助福利院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包容。儿童通过绘画获得情感支持,志愿者也在付出中实现自我价值,形成精神能量的正向循环。未来,我们将持续以"专业、温暖、可持续"为准则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践行"助人自助"的理念。
消息来源:新能源与自动化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