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挥舞关税大棒,其中一大目的便是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汽车行业自然也成为重点“关照”对象。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主席Shawn Fain曾自信地宣称,仅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以及大众汽车等车企,就能在现有美国工厂中新增约5万个就业岗位,且部分情况下能“立即”实现。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乐观吗?深入探究后不难发现,让汽车制造业回流美国,远非特朗普想象中那般简单。
闲置产能下的困境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美国汽车装配工厂有约四分之一的闲置产能。从表面看,这似乎为汽车制造商将海外产能转移至美国提供了契机,毕竟无需新建工厂,利用现有闲置产能即可。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
AutoForecast Solutions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美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6.6%,而GlobalData的数据为70.1%,均未达到汽车制造商普遍追求的80%目标水平。不过,行业专家认为,总体而言美国汽车行业的汽车工厂产能利用率处于相对健康水平。其中,丰田汽车公司、宝马和本田2024年在美国的产能利用率超过80%,这意味着它们几乎没有多余产能再增设生产线。而Stellantis、日产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虽有一定可利用产能,但改造之路困难重重。
大多数组装工厂难以轻易改造以生产不同尺寸或动力系统的车辆,这极大限制了将墨西哥、加拿大或其他地方生产的车型转移至美国的可能性。即便找到合理的转运地点,供应商也很难迅速调整以提供所需零部件。供应商通常将零部件从自身工厂运往整车组装厂,且很多供应商工厂靠近现有整车工厂,要求拥有100名或200名员工的供应商迁址至整车工厂所在地,显然不切实际。正如AutoForecast Solutions全球车辆预测副总裁Sam Fiorani所说,将车辆组装地转移到有产能的工厂并非易事,大部分产能需大量投资改造生产线,还会带来物流难题,且工厂并未做好相应准备。
此外,其他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工厂要么已有投资规划,要么不适合生产目前进口的车型。例如通用汽车Factory Zero工厂,采用两班倒生产电动皮卡和SUV,但由于向电动汽车转型速度慢于预期,第一季度产量仅为其产能的7.9%。想要在该工厂增加其他产品,尤其是墨西哥或韩国生产的体积较小、成本较低的车型,难度极大。GlobalData美洲汽车市场预测主管Bill Rinna指出,通用汽车致力于提高电动汽车产量,很可能将Factory Zero专门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生产转移并不匹配。
Fiorani和Rinna均表示,短期内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不太可能宣布将主要生产转移至产能未充分利用的美国工厂,因为目前关税持续时间及水平尚不明确,若进行生产转移,相关费用可能减免或取消。而且,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要么因需求低迷无法将海外生产转移至利用率最低的美国工厂,要么早已计划未来几年在美国生产下一代车型但未公布,颠覆未来产品周期以适应现有进口车型,成本高昂。
新建工厂的漫长之路
若无法利用现有产能,汽车制造商还可选择新建工厂来规避关税。然而,重新规划和建设生产线是一项漫长且成本高昂的工程。
一座装配厂的实际建设涉及诸多环节,从招聘工人、搭建基础设施、构建零部件供应链,到确定厂址、进行采购等,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心协调。此类设施往往需要数千英亩土地和数百万平方英尺厂房空间,如现代汽车公司在佐治亚州新建的占地1600万平方英尺的工厂。J.D. Power汽车业务总裁Doug Betts表示,所有环节协调到位是极其复杂的过程。
特朗普期望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建造大型、耗资数十亿美元的装配工厂,这类工厂雇用数千名工人,由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冲压车间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据业内高管和专家称,即便是规模较小、动员较快的供应商工厂,也可能需数年建成,且常建在大型工厂附近。
汽车供应商协会MEMA的主席Collin Shaw介绍,仅办理一家新工厂的相关许可手续就需要6到12个月,建设设施还需12到1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之后还需一年或更长时间用于模具制作和提高产量。日产美洲公司董事长Christian Meunier在接受CNBC采访时也表示,本地化生产虽可行,但需要时间,日产行动迅速也需数年。
美国最新的汽车装配厂——现代汽车公司在佐治亚州的Metaplant工厂,年产能达30万辆汽车,预计到2031年将提供8500个工作岗位,被特朗普吹捧为美国制造业成功范例。但该工厂耗资126亿美元,耗时约2年半建成,还不包括增产以及选址、许可等流程所需时间。鉴于投资和工厂规模,现代汽车的建设时间表相对较短。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合伙人兼全球汽车市场负责人Mark Wakefield认为,打造全新工厂在两年内完成速度极快且需做好一切准备,更可能的是四年完成。
Betts指出,大多数公司会采取“链条式”策略,新建工厂生产新车型,同时继续生产旧车型,但这需要厂房空间和资金,且汽车制造商需确保工厂建设过程中监管或贸易政策不变,以免造成数十亿美元的不必要开支。加拿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wamy Kotagiri也表示,此事并非简单,需务实看待,不能随意挪动部件。
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政策让汽车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想法,在现实面前遭遇了重重阻碍。无论是利用现有闲置产能还是新建工厂,都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汽车制造商在面对复杂的生产转移决策时,需综合考虑成本、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特朗普的这一梦想,在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