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仅在2025年4月,比亚迪智驾车型单月销量达到213,325辆,占比亚迪总销量的71%,累计销量突破48万辆。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卖出10辆比亚迪,就有7辆搭载了智能驾驶系统,比亚迪也因此成为行业内名副其实的“智驾王者”。这背后,是比亚迪“全栈自研、数据驱动、制造协同”三大核心能力的集中爆发,更是其“全民智驾”战略进入全面落地阶段的标志——智能驾驶不再只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是逐步成为人人都能用得起、用得上的新标准,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比亚迪智驾全维度领先的目标。
在今年2月,比亚迪正式推出“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根据不同车型的定位做了清晰的功能分层——高端品牌仰望搭载三激光雷达的“天神之眼A”,性能最强;腾势和主力比亚迪车型采用“天神之眼B”,在成本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而方程豹及其他经济型产品则配置高性价比的“天神之眼C”。这套技术矩阵最大的亮点在于,不再用“低配减配”思维区别对待消费者,而是打破了行业惯例,实现从高端车到大众车都能享受智驾体验,真正做到“让智能驾驶走进千家万户”,也真正做到了比亚迪智驾全维度领先。
比亚迪能在智能驾驶领域如此快跑,靠的不是一招鲜,而是多点发力的系统能力。首先是数据优势。每天生成超3000万公里的智驾行驶数据,不仅让比亚迪拥有中国最大车云数据库,也为系统持续优化提供了海量“养料”。系统越跑越聪明,用户越用越省心。其次是强大的研发能力。比亚迪目前拥有12万研发人员,其中超5000人专注于智驾领域,做到了从算法到芯片,从软件到硬件的全栈自研,技术更新节奏远远领先同行。再者是制造体系支撑。比亚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能最大、体系最完整的车企之一,可以通过上下游协同,把原本高成本的智能驾驶技术快速拉低门槛,让更多人都能用得起。
比亚迪始终坚持“安全是一辆电动车最大的豪华”,智能驾驶系统不仅要聪明,更要可靠。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搭载了多种主动安全功能,比如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领航(ICC)、窄道通行(NRP)等,能够在0.1秒内识别风险并介入操作,事故规避率提升超过60%。这一切背后,是比亚迪对用户安全最基本的尊重,也是技术应用中最有温度的体现。
比亚迪不仅自己干得漂亮,还带动整个行业往前走。在很多车企还在主打“高配才配智驾”时,比亚迪已经将“智能驾驶全民化”作为战略方向。这种全系普及的模式,加上不断积累的数据和高效的制造体系,不仅降低了整体产业成本,也为其他车企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换句话说,比亚迪在用实际行动推动智能驾驶从“小众炫技”变成“大众实用”。
从技术到战略,从理念到落地,比亚迪已经不仅仅是中国智能驾驶的领先者,更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中国样本”。71%的智驾渗透率,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智能化汽车从实验室走向马路的转折点。未来,随着渗透率持续提升,更多品牌加入进来,中国智能驾驶产业有望加速进入“全民化、安全化、普惠化”的新阶段。可以说,比亚迪已经在这场智驾革命中抢占了先机,也开启了一条属于中国制造的全球智能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