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智驾供应商进入了强产品周期。
5月27日,禾赛科技于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财报显示,禾赛第一季度实现营收5.3亿元,同比增长46.3%;净亏损为1750万元,同比收窄84%;并实现Non-GAAP盈利,稳步迈向全年盈利目标。
收入暴增的背后,“我们的激光雷达出货量接近20万台——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对于盈利的改善,禾赛首席财务官Andrew Fan则表示,“这一结果超出了我们早些时候的预期,并因第一季度通常是季节性放缓的时期而脱颖而出。”
更值得期待的是,在充沛的订单储备和极强的产品力支撑下,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将增长44%至69%。
Q1交付量暴增231%,ADAS与机器人领域双爆
目前,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主要卖向两个领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和机器人领域。其中,目前落地空间更大的ADAS产品贡献了主要交付量。
第一季度中,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195,818台,同比增长231.3%,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三倍以上。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为146,087台,同比增长178.5%;在机器人领域交付量为49,731台,同比增长649.1%。
交付量持续高速释放的底层逻辑在于,一方面在于多个激光雷达应用场景的爆发;另一方面则在于禾赛自身突出的产品力。
车用端,按佐思汽研统计数据,2024年激光雷达装机量猛增至152.9万颗,同比增长245.4%;渗透率2024年快速跃升至6.0%。
来到2025年后,除去中高端车型外,自比亚迪智驾天神之眼、长安汽车天枢智驾、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等掀起全民智驾浪潮,智能驾驶的平权化趋势愈发明显。
此时,从技术路线选择倾向来看,伴随辅助驾驶安全性关注度不断提高,至少当前国内市场车企们大多选择激光雷达感知方案。相对而言,选择纯视觉方案的偏少数。这在一定程度带动整个激光雷达行业景气度的提升。
据悉,激光雷达已下沉到搭载部分10-15万车型中,10万车型或许也将在不久后搭载;至于中高端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已成为标配,譬如不久前上市的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车型就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小米即将推出了YU7全系也将标配激光雷达。
作为车载激光雷达TOP3的一员,禾赛享受到了丰厚的产业红利。根据Yole Group的数据,截至2024年,禾赛已连续第四年被评为全球收入市场份额第一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据盖世汽车研究院ADAS配置数据库近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禾赛科技以31.6%的份额位居激光雷达装机量排行榜榜首,险胜华为科技(30.7%)和速腾聚创(29.1%)
在非车载场景端,伴随着性能提升、成本下降的一升一降,激光雷达工业控制、机器人、低空经济、测控测距、物流等更多场景中的应用也迎来了小规模的爆发。
作为早在去年12月,禾赛科技面向机器人市场单月交付激光雷达已超2万台。这一季度,其在机器人领域交付量继续同比飙增649.1%。
管理层指出,“我们还为Robotaxi行业赋能,成为来自百度 Apollo Go、滴滴、Pony.ai、微骑的下一代车队的主要激光雷达供应商,同时支持部分合作伙伴向海外关键市场的全球扩张。”据官方披露,禾赛将在未来12个月内向追觅生态链高端智能庭院品牌可庭科技完成30万台禾赛JT的交付。
“随着ADAS和机器人领域的采用加速并扩大机会,我们对扩大覆盖范围并在未来几个季度实现更大增长的能力充满信心。”
技术信仰下的赢者:从L2到L4通吃!
结合高景气的产业大趋势,期间禾赛一直加速市场布局。
产品端,报告期内禾赛正式发布了新一代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AT1440车规级超高清激光雷达、ETX车规级超远距激光雷达和FTX车规级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
来到4月后,其又进一步发布了面向L2到L4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千厘眼”。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智驾平权时代,禾赛将能全方位享受到市场需求的爆发。
日益扩大朋友圈也是底气之一。据悉,截至目前,禾赛已与23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超12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奇瑞、长城汽车、极氪、吉利等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市场,禾赛与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全球前五Tier1达成全新的验证开发项目。这一合作项目的达成意味着禾赛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其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迈出了重要一步。
同时,禾赛正积极与欧洲和日本的4家全球头部车企和Tier1紧密合作,共同推进5个验证开发项目,本季度已有3个项目圆满完成,技术实力再获国际认可。
归根结底,不论是产品的创新还是优质客户群体的积累,底层技术创新壁垒才是禾赛成为翘楚的关键支撑。
而非常具备长期价值的是,在此次业绩报中,禾赛管理层宣布成功解决针对其的所有IP相关诉讼重申坚定不移的创新研发承诺——“今天自豪地宣布,竞争对手对其提起的所有现有知识产权(IP)诉讼均已被驳回,无需附加任何条件、财务和解或针对其订立的禁令救济。这一结果再次肯定了禾赛知识产权地位的实力、法律战略的稳健性以及基于其创新成果的禾赛的市场领先地位。”
截至2024年底,凭借业内同行中最大的IP组合和最大的研发团队,禾赛在创新方面继续领跑板块。“我们对技术进步的深厚热情和对研发的坚定承诺是我们业务的基础,这给了我们强大的技术优势——再多的法律操纵也无法扭转这一点,”李博士补充道。
作为一家2013年成立的全球领先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公司,禾赛的技术壁垒无疑得到质的飞跃。
150万交付目标!禾赛全年盈利稳了?
这份季报中,相对来说容易遭到市场质疑的应该是盈利问题。早在去年四季度禾赛已实现盈利,单季度净利润达1.47亿元。但来到今年一季度后,净利润虽然同比大幅缩窄,但整体仍处于亏损中,仅实现Non-GAAP盈利。
对于这个问题,管理层显然具备强信心。
一季度由于交付量的攀升,禾赛收入成本同比增了39.2%,低于44.7%的产品收入增速。这意味着公司产品规模效应初步释放。同样可以佐证这一点的是,同期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38.8%提升至41.7%,公司指出原因正是ADAS和机器人激光雷达的有效成本和规模优化。
可期的是,公司规模效应将继续深化,带来更多的边际成本下降。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将同比增长约48%-57%,达6.8亿元-7.2亿元;全年计划实现120万至150万台激光雷达的交付,并稳步迈向全年盈利目标。
而为了及时最大化地抓住产业需求释放红利,禾赛也正在努力扩建产能。禾赛管理层在电话会上透露,其全新产线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规模投产,预计2025年底国内年产能将达200万台。
同时,禾赛CFO樊鹏也透露,目前其海外扩张正取得良好进展,“今年5月,新的海外工厂已迈出关键一步,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破土动工,预计该设施将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满足我们海外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