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过半,纯电和混动之争该结束了吧?
创始人
2025-07-03 13:57:55
0

“五一和十一长假期间出行,开的都是电车。补能问题其实不算个问题,你只要不头铁一个劲开,在需要到该充电的时候去充电就行了。”

“我嘛,因为家里安了私桩,所以日常通勤都是用‘纯电模式’了,就每周固定一两天切到‘超级混动模式’保证发动机工况。但出远门的时候,我这里基本不考虑什么补能的问题,到了点之后,有桩就充没桩就用油。”

作为一切都围绕着“车”这个主题工作的汽车媒体,公社编辑部日常交流的核心关键词就是汽车。

而上面这番对话,便是一周前的编辑会议上,笔者与公社的崔立文老师交流时,各自阐述对于纯电和混动车的使用态度。

没错,崔老师开的是纯电汽车,蔚来旗下的乐道L60。至于作者本人,可能有朋友读过以前推送的文章,记得是台领克08。

图丨去年6月末换车照片,谨此纪念左边这台服务了七年多的油车

站在2025年中这个时间点上,新能源与否早就不再是个问题。但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争议仍旧继续存在。诸如“哪种新能源”这个问题。

本文选取崔老师和作者这两个第一手案例,站在车主的角度以非常主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并不为了指出些或者甚至归纳出些什么,纯谈谈感受而已。

纯电出行,不再特殊

尽管类似《充一小时电排四小时队这锅,到底该谁来接》《除夕前夜,我被困在服务区里等充电》《国庆长假,你充电桩“抢”赢了没有?》这些文章里描述的景象,鲜活犹如前几个月或者上个冬天的记忆。然而仔细算来,目前距离最近那篇,已经过去了十九个月。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过1440万台,同比上升45.1%。具体到跨区域自驾出行最重要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在全国广义的7692个高速服务区(含仅有加油设施的临时停车区)中,已建设充电设施的数字为5929个,累计建成充电桩约3.5万个。

图丨有没有一种感觉,这样鸡飞狗跳的画面,从去年开始似乎少了?

以华东核心长三角地区的视角来说,任何一个高速休息区,至少8个国电的快充桩。当然,崔老师的车还有个“特殊”能力——换电池。

“我感觉长三角出游,‘电车’连规划的必要都没有,因为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太充足了。”

更何况,崔老师的车还多一项功能——换电:“现在(蔚来换电站)长三角高速服务区基本覆盖到位了。”

图丨其实吧,换电站也是会排队,甚至等待电池充电的。笔者就亲见过不止一次。可见啥都架不住突发的增量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一周前的6月22日,蔚来已在全国建成超过8000座充换设施,其中换电站数量达到了3371座。今年4月中旬,《新民晚报》曾经报道称,蔚来仅在上海直辖市境内就部署187座换电站,整个“苏浙沪区域”累计建成换电站数量为1044座。

在当前这种网络交流以极端化情绪化表达为主的时代里,蔚来这个品牌在相当一部分网友的表述体系里,是属于“什么时候寄”这个范畴内的。从当前市场状况来看,蔚来的情况也确实不容乐观,然而撇开这些部分开车出门时不用管的部分,其同时支持快充和换电的特性显然有相当的可取之处。

当然,在这个800伏已经普及,900伏乃至兆瓦充已经出现的时代,如果有人对上述持有不同意见,认为换电的价值越来越低,那么他也大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

毕竟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在经历了五年飞速发展后,除了已经部署在国内高速公路系统上的3.5万个充电桩外,还有高速下的超过1370万个(根据中国政府网2025年4月28日数据)公用以及私有桩。

图丨按照目前大家的用车习惯/经验,以及补能设施的增速,高峰期等几个小时充电的问题已经基本消失。严重情况下的充电等待时间也不过1个小时

如此庞大的规模,即便按照60%的妥善率考虑,实际在全年超过九成半的时间段内,除了极少数热点地区,充电桩的空置率显然是极高的。

而即使在剩下的不到20天的长假、年假高峰期内,驾驶纯电动汽车出行时适当注意拥堵情况和剩余电量,其实也并没几年前的那种完全乱套的混乱感。

更重要的是,在历经21年那种头脑一热莽撞上路最后半道趴窝,22~23年各自凭着想当然试图取巧,最后却发现和自己一样“聪明”的人遍地都是之后,车主们的心态被磨炼了起来,逐渐真正地适应了纯电汽车这种新生事物的诸多特性。

图丨随意设了一个跨省的目的地,可见目前功能已经非常完善,未来还会更完善同时数据也更精确

特别是,各种导航软件也适时地跟上了形势。目前,无论高德还是百度,都会提供专门的新能源车选项,且在历经几年优化后,真正匹配了车主们的需求。

而国内物联网与汽车大数据出行领域,那不为人所见但切切实实的发展,也正在不断消弭你前路上的盲区。

发动机带来的价值

“需要出远门的时候,就当油车那么开。”在那天的交流中,笔者在阐述一年前为何选择混动车型时,这句话可以作为最终总结,同时也侧面反映了日常用车时的心态——

由于家和单位刚好在上海的南北轴线两端,所以笔者每天的通勤里程超过70公里。而如果要稍微绕个道送太太上班,则日行驶里程会突破80公里。所以,如何降低每日驾车的通勤成本,是个关键问题。

当时也并非没有考虑过另买一台“小电车”的问题,但这也意味着一份额外的车险,以及多处单位、小区两处停车费。

图丨虽然家住的小区车位充裕,但配两台车这事基本打算是等到小孩成年。不过呢,话也不能说满,毕竟生活中的变化永远比计划要多

于是在各种既要又要,外加利弊权衡之后,我就选了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中等电池容量的混动车型。而在换了车一整年以后的昨天,完成了首次年度保养,一年下来用车的最终成本也核算出来了。

从去年(2024年)7月初到昨天(2025年6月29日),总计耗电略少于4800kW/h,电费合计不足1600元。

当然咯,上述是使用个人充电桩,外加基本选择谷电时段的成本。但这里面有一点不够准确——由于去年7月到今年6月,阶梯电价的情况没有充分考虑。不过即便算上,对成本增加也很小。

期间总共加过四箱92号,总花费也按照1600元来计算,车辆能耗合计3200元。刚刚完成的首保是随购车赠送的,正常根据更换部件的差别在千元左右。

当然总用车里程差点就忘了——略低于26000公里。

图丨笔者在车辆使用频率以及平均里程上,应该属于国内上班族里靠前的

在之前用油车(两厢A级轿车)的时候,每个月的燃料成本在1000~1200元之间。然后每7500公里进行保养,可以直接就近在修车铺子里完成,单次成本450元左右。

基本上,目前的用车成本大概是之前的零头,而且还不到。当然,从A级换到中型SUV,车内空间的增大也是明摆着的。总而言之就是,目前的评估可以说,完全符合最初的期望。

不过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忍不住问:前面崔老师聊电车长途行驶的问题呢,你搁这里评估混动车使用成本干啥?而这就是笔者想谈的下一点——通勤成本我斤斤计较,但出远门的时候……请见本节第一句话。

图丨补能不再是大问题固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如果压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呢?

迄今为止加的四箱半油,其中两箱是在去年中秋节举家出游的那一周用掉的,期间从上海出发后进入浙北,沿着浙江省“描边”了大致一整圈,跑了超过1300公里的路。期间还不止一次选择山清水秀的地方停车休憩,其间自然少不了布置携带的移动式空调、支烧烤架之类的。

总之就如同上面说的那样,站在自身视角,笔者的心态便是:平日精细点算了,休假了还整天操那么多心这假岂不是白休?

没错,在导航外加品牌配套移动端APP加持下,很多时候找桩换电这事根本达不到“规划”甚至“操心”的程度。但我还是想说——当你的车能两分钟增加600公里续驶里程,而“充能”时纵然排队也最多10分钟的时候,“补能”是绝不会一丝一毫成为“问题”的。

图丨去年春节笔者出游时拍到的照片。有时候,溺死的往往是善泳的那个

简而言之,之所以选混动,是因为油车和电车的好处我都想占。而自从去年初开始的“油电同价”也意味着将不必为此付出额外的成本。

“你说了很多,但是感觉没有说服我。”

几天前,当笔者和几位朋友聊了本文所阐述的大多数观点与内容之后,不止一个人这么表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并没有试图“说服”任何人。

在这个汽车在中国飞速实现普及化的时代里,在这个中国车企借助新能源优势快速成长壮大的潮流中,每一位车主自有其选择或者不选择某类车、某种车、某款车的权利。而无论是车本身,还是社会性的支持体系,也正以此前所无法想象的速度趋于完善。

站在2025年中的时间节点上,就买车这事任何人尽可以秉持自己的诉求出发,无论纯电还是混动,最优解就是每个人所期望的解法。

在前几年所推出的未来汽车动力趋势路线图中,纯电必然会在中远期一统市场。然而其过程和趋势,却是无法准确预测与规划的。

这就如同混沌理论经典的热茶冷却案例——我们清楚一杯静置于桌上的60℃热茶,必然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冷却至室温,但是却无法用一个公式化的数学模型去还原这个过程。

某种突然出现的新方案、某种情绪导向下的市场潮流,或者是某种看似一帆风顺但又突然卡壳的工艺或者技术,都会对变化的过程产生影响。

图丨所以呢?开好自己需要车,随便别人怎么说了。对纯点、对混动,甚至是燃油车,都是如此

去年5月,蔚来的李斌曾在某次活动后,用“安抚奶嘴”来对当时呼声颇高的混动车型打了个比方。在表态蔚来不打算搞的同时,重申其过渡的性质。

这话呢,我基本是赞同的,所以换车的时候我选了混动。

真的不是抬杠,因为基本可以确定的是,过渡期还是挺长的。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手机企业将赚钱模式复制到汽车行... 随着6月份新造车们纷纷公布可观的销量,赚钱正变得日益紧迫,而某车企近期的做法或许能说明他们的赚钱模式...
我想找一篇花火里的文章 我想找一篇花火里的文章在花火里看到一篇文章叫《追逐星星的童话》作者叫带帽子的鱼我想要内容!!!去花火...
林肯Z降至16.98万,贾鸣镝... 林肯Z将起售价大幅降至16.98万元(降幅高达6.6万元),这是贾鸣镝领导下的林肯中国在销量危机中采...
核电专业订单班开始招生 学生“... 今年,济南市技师学院新增核电订单班,学生通过组班面试后即可进入订单班,在校期间接受持续培养与考核,毕...
谁的美式发音比较标准和好听,主... 谁的美式发音比较标准和好听,主持人,艺人,电影里的人都可以喜欢美音,请英语爱好者不吝指点,给我推荐一...
2025新高考志愿填报:想学医... 2025新高考志愿填报:想学医?众多专业类,如何选科? 在2025年新高考志愿填报的大潮中,医学类专...
你要继续保持哦!用英文怎么说? 你要继续保持哦!用英文怎么说?You should keep going!“你要继续保持哦!”的英文...
小米系统是否是安卓,基于安卓的...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曾好奇过小米手机上运行的系统是不是安卓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背后隐藏着不少技术...
惊懊的网络解释惊懊的网络解释是... 惊懊的网络解释惊懊的网络解释是什么惊懊的网络解释是:惊懊出处《晋书·王羲之传》:“_羲之_尝诣门生家...
安卓系统app不弹窗,无弹窗体...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安卓系统里的那些弹窗广告感到头疼不已?那些突然冒出来的广告,真是让人分分钟想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