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蒋秋雨
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于7月4日在武汉开幕。开幕式上,两岸企业家峰会代表为“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授牌,这是该峰会在大陆授牌的第二家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在当日举行的海峡两岸(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上,公布了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的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7年,实现汽车总产能达到2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能180万辆。
活动现场
行动计划提出了海峡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聚焦“世界车谷”中心目标,以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以“双智”建设为引领,着力实现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产业生态要素完备、创新应用勇立潮头五大发展目标,重点打造“‘双智’引领区”“转型示范区”“智造先行区”和“‘数智’集聚区”,成为全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第一方阵,2035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活动现场
根据这一计划,到2027年,基地将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基地汽车总产能达到220万辆的规模,其中新能源汽车产能180万辆;培育不少于3家综合性领军企业、5家细分赛道领军企业,新增台资智能网联汽车及关联企业30家以上,台资企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超40%。实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三电”(电机、电控、电池)系统、车规级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国内领先。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形成车路云一体化的“车谷”方案。到2027年,培育3-5家与台资合作的研发机构或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推动10项两岸联合技术攻关项目。
计划勾勒了未来“车谷”的蓝图:将建成全域自动驾驶综合示范区,覆盖出行服务(自动驾驶网约车、公交接驳)、物流(干线物流、末端配送)、环卫消杀等15类场景,实现常态化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场景,包括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公交、港口无人物流等。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