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成型工艺助力航空硬科技!北辰企业为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保驾护航!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走进伍玥航科(天津)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伍玥航科(天津)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以钣金成形技术为核心,面向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提供薄壁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业务。
飞机钣金零件是构成飞机气动外形的关键零件,因多品种、小批量、形状复杂,难以规模化生产,加之美西方列强对华实施技术封锁,我国航空制造长期受制于人才与工艺壁垒。
伍玥航科科研团队突破工艺、模具、设备核心技术,所研发的航空主机机翼零件、机身蒙皮和航空发动机类别产品的外缘型值重复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据介绍,C919与波音、空客的竞争,除了性能和适航证的需求,还有一个很大因素是成本。
伍玥航科(天津)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创始人施立军说:“过去飞机机身零件的造价是非常高的,这个材料在燃烧时要耐受1000℃以上,原材料要采用美标的镍基高温合金,它的售价是1公斤1000元以上。我们过去做一个看似很轻的薄壁零件,它的成本要达到百万元以上,而且百分之九十五的材料,最终都会被数控机床加工成废品。”
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还能节约原材料,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这成为C919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能否研发一种新型工艺,打破原有技术局限?这很快被提上伍玥航科研发团队的日程表。
最终,通过柔性钣金工艺代替锻造工艺的加工方式,伍玥航科把产品成本从100万元以上降到了10万元,成为该领域在国内唯一的供应商。施立军说:“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攻关,包括跟客户联合研发,持续了1年以上,最终满足了产品的技术需求。”
“伍玥”取自五一劳动精神与五四青年精神,以创新实干突破技术封锁,探索航空制造新路径,伍玥航科已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4项。
施立军说:“未来我们希望自主研发的产品不仅运用在国内航空领域,还要在国际领域都达到一个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