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首款纯电SUV i8将于7月29日上市了,这可能是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对此,我谨慎不乐观。
2、理想i8是理想第二次纯电领域的尝试,去年第一次尝试是MPV Mega,效果未达预期,可以说一次不成功的尝试。Mega的成败对理想的重要性没那么高,但是i8对理想来说则是一个只许成不许败的产品。
3、因为i8代表的纯电SUV系列是和理想L系列的增程SUV之间存在着直接替代关系的,可以说如果i8系列如果能大卖,那么未来理想的增程L系列将逐步走入历史。 不要说什么买纯电的和买增程的两个用户群体,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就压根不存在什么新能源车取代油车了。i8和L系列都是定位家庭SUV,用户群是完全重叠的。
4、新能源车经过了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也就是说用户做购车选择的时候首先要看的是品牌。这也是为什么小米汽车能大卖的根本原因,小米是汽车新手不假,但小米品牌的巨大影响力和雷军个人品牌的巨大号召力对用户的影响是几乎所有新势力品牌无法比拟的。进入品牌时代的一面就是你有了固定的用户群体,而另一面就是除非你的品牌势能足够强大,否则很难去抢夺别家品牌的用户。理想的品牌很强,但没强如小米可以去快速抢夺很多别家的用户。
5、综合这两点看,i8和L系列肯定会发生“打架”的,L系列的销量也肯定会下降。从整体销量看,1+1>2是最基本的事儿,关键是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整体增量。同时i8的销量能达到多少算合格。
6、理想i8的定价是很难也很有学问的事儿,其一要进行竞对的比较定价、其二要考虑和L系列的比较定价、其三还要维持理想一贯要求的高毛利。其中第二点最重要,决定了理想汽车整体大盘销量。
7、理想L系列里最鸡肋的产品应该是L8,理想i8选取的内部替代对象也最可能就是L8了。L6和L7是走量的产品,不能被i8的定价威胁到,同时也要给未来i6留下空间;L9则是拉高毛利和维持品牌的产品,也要保住。L8的价格区间大概是32-38万,这基本也就会是i8的定价区间。如果理想试图更快速的推进纯电车型的发展,那有可能定价略低于L8。但对于理想汽车的一个难题是L7和L8本身的价格差就很小,所以i8的价格下限也不会很便宜,即便如此也会不可避免的冲击L7的销售。i8可能低配不便宜、高配不算贵,主力销售高配车型,以减少对L7销售的冲击。综合几方面因素,i8价格盲猜33-37万吧。
8、未来一两个月,L系列的促销力度肯定会很大,一方面是因为现在销售增长乏力应对竞争所致,一方面是为了i8上市提前把L系列库存清掉。
9、但是理想i8能卖好吗?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理想的品牌在过去很大程度上是被绑定在了增程和家庭这两个属性上的。增程是理想成功的基石,也是未来发展的绊脚石;家庭是理想清晰的定位,也屏蔽了“非家庭”的用户。
10、理想i8的销售遇到最大的挑战首先是自身品牌的挑战,其次才是外部市场竞争的挑战。理想L7和L8两款30万+价位的车月销量差不多15000+辆,不知道理想内部会制定怎样的销售目标,我估计抛开上市预订因素未来常态化月销量10000+应该是他们内部的目标,否则很难通过i8让自己的品牌属性从增程迁移到纯电。月销量5000估计是保底数字了,如果这都达不到就只能说是失败了。
11、我以前的文章分析过,理想的成功更多是产品定位上的成功,清晰的拿捏住了家庭用户;而小米汽车其实是“非定位”的成功,精准的拿捏住了拥有决策权的女性用户。增程和家庭作为当时家底不够厚品牌不够强的理想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但是理想要想获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走出自己切入点的路径依赖,不仅要从增程走向纯电,更要从家庭属性走向更广泛的属性。i8,增程到纯电,理想品牌的差异化点没了;依旧定位家庭,意味着“存量”市场空间有限,i8想大卖真是不容易啊。其实,我是不太理解理想为什么不把家用轿车作为纯电的切入点,既可以进军纯电又避免了同现有L系打架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毛利低的原因吧?
12、作为理想车主,当然希望i8能大卖了。毕竟,公司越好,售后服务越有保障啊。另外,建议李想别再对外说什么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了,现在每家公司都可以这么说,没太大意义。但作为车主或者购车人来说,只关心你是不是专注把车做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