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驾驶的司机都知道,拥有一辆汽车可以极大地拓展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它让“朝发夕至”不再只是诗人的夸张想象。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说:“建造雅典卫城时,一块重石需要100人搬运,现在只要一点汽油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工作。”可以说,汽车这个诞生于19世纪末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历史,它让人类从此摆脱了畜力、机械牵引力和轨道的束缚,缩短了空间的距离。
不过,汽车的发明人卡尔•本茨的名字却并不为很多人所知,相对而言,他所创立的奔驰公司更为家喻户晓。本茨在自传《奔驰人生》中,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它不仅仅是一位发明家的自传,更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忠实记录。
么辰 | 撰文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没有停止过征服广大空间的脚步,但这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努力摆脱大地的束缚,从空间的奴隶升级为空间的主人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发明家在几千年的文明升级中前赴后继。人们发明了碾磨车、轧制车、滚轮车、两轮车和四轮车。然而,几千年来,人类在这些车辆面前唉声叹气,驮畜则在重负之下气喘吁吁,尽管各个民族和各个时代的最强发明者都在竭尽全力,试图用机械车取代畜力牵引,但这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在其自传《奔驰人生》中,如此形容这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德国交通展览会主席、国务秘书弗兰克先生称本茨为“德国汽车界的斯蒂芬森”。斯蒂芬森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伟大发明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让人类的出行方式从依赖畜力的时代跨入了依赖机械牵引力的时代。
不过,蒸汽机车只有行驶在光滑的铁轨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小摩擦阻力,使机车更加高效地行驶。而铁轨的铺设不仅使蒸汽机车造价高昂,同时,由于受制于铁轨的固定方向,蒸汽机车无法像马车那样自由移动。发动机驱动的、能够自由掌控方向的汽车,则代表着人类在自主掌握空间的道路上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奔驰人生》的封底,有这样一段话:1886年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获得了世界上第一辆‘燃气发动机驱动的车辆’专利权,这一天被视为汽车的“生日”,本茨也被后世尊称为“汽车之父”。人类由此开始摆脱畜力、机械牵引力和轨道的束缚,进入自由移动的新时代。
人们之所以认为本茨是汽车的真正发明者,是因为本茨为汽车发明或者改进了最基本的部件,这其中包括轻巧且功率更大、转速更高的四冲程发动机、当时最先进的点火装置——电点火器、发动机和油箱之间的“气体工厂”——化油器、防止发动机过热的冷却装置、连接在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完成启动和驻车的皮带轮,以及帮助车辆实现平稳转弯的差速器。
“发明的过程比结果要更美妙,我多想再从头开始经历一次!”
多年后,本茨如此感慨道。
SAIXIANSHENG
第一位长途女司机
今天,有很多老司机、男司机对“女司机”心存偏见,认为“女司机”就是技术差的代名词。殊不知,历史上第一位实现长途行驶的司机正是一位女司机——她就是本茨的夫人,贝尔塔·林格。在本茨的发明遭受别人的冷眼和嘲笑时,贝尔塔给予了他鼓励和认可,甚至变卖了自己的嫁妆和首饰来支持本茨购买设备。
本茨在书中写道:
“她成了我一生的幸福,她为我在创造发明方面的奋斗和成功一次又一次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就像第二推动力那般助我克服阻力。”
同时,贝尔塔用一次充满艰辛的长途旅行,支持了丈夫的伟大发明,给了本茨以巨大的信心。
1888年8月,贝尔塔瞒着本茨,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15岁的欧根和13岁的理查德,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车长途旅行。他们一共行驶了106公里——在这一即使今天看来也不算短的旅程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带皮套的简易木制制动器会因为皮套的磨损而失灵,贝尔塔到村里的鞋匠铺购买新的皮套重新钉上;变得松弛的链条会从齿轮滑出,要到铁匠铺停车修理;因为当时的汽油浑浊,长时间行驶之后,汽油里的杂质会造成油路堵塞,贝尔塔要用自己帽子上的发针疏通油路;点火导线发生短路,贝尔塔要解下了吊袜带,把它当作绝缘材料将导线绝缘;燃料耗尽时,贝尔塔要到附近的药店购买汽油(这家药店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加油站);上坡时,因为当时的传动装置无法为汽车提供上坡的动力,贝尔塔不得不让理查德控制方向盘,由她和欧根推车前进;暮色降临,三个人行驶在陡峭路段时,要摸黑推车,而且一推就是几个小时……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长途女司机”驾驶着丈夫发明的汽车从曼海姆来到普福尔茨海姆的娘家,总共用了12小时完成了106公里的旅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车长途旅行。能够与这段旅程相媲美的只有39年后的1927年,美国人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驾驶飞机用33.5小时横跨大西洋,从纽约飞到巴黎,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单人不着陆的方式飞越大西洋的人。
一个小插曲是,在到达娘家之后,贝尔塔发电报给本茨:“顺利到达普福尔茨海姆。”
本茨马上回电:“立即把链条以快件寄回,否则在慕尼黑的那辆车无法行驶。”
几天后,新的链条寄到,三个人再次开车回到了曼海姆。
和许多新事物一样,汽车最初出现时,也遭受到了嘲讽、讥笑、质疑和批评。
早期汽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时,不仅带来飞扬的尘土,马儿们也会受惊跑开,围观的人们认为本茨是个变魔术的,孩子们尖叫地大喊:“女巫的车!女巫的车!”很多人对着本茨在胸前画着十字,或者向这个“邪灵”投掷石块,或者关门闭户,或者一头扎进农田、藏进森林,直到怪物从眼前消失,就好像本茨和他的汽车是传说中恶魔的化身。
一般人抗议的只是汽车这个新生事物,而不是落后的乡间土路,他们更不会去想怎么改进这种道路。有的人认为汽车根本就是一个噱头,是毫无价值、不成气候的玩意,有的人认为还是马车更加可靠,汽车不过是个“不可靠、寒酸、噪声嘈杂的机器盒子”,有的人甚至为本茨感到惋惜,觉得这个东西会毁掉他的事业。
本茨还曾经收到曼海姆区政府发来的传票,原因是他的工坊伙计驾驶汽车从警察身边驶过,而根据当时的议会法令,利用自有力量在巴登地区驾驶汽车是被禁止的。本茨运用西塞罗式的雄辩终于让警察在曼海姆区开放了通行权。但是,条件是本茨必须补办由主管部门开具的许可证,规定的城内限速为6公里/小时,城外限速为12公里/小时——即便是最早期的汽车对此都不屑一顾,这其实无异于禁止驾车。为此,本茨想出了一个点子。他邀请主管官员到曼海姆做客,并派司机图姆去火车站接送,并特意叮嘱图姆的车速绝对不能超过6公里/小时。官员们起初十分兴奋,但慢速行驶却让他们感到越来越乏味,特别是当一架运奶的马车试图超过这辆汽车时,其中的一位官员让图姆加速,图姆说:“当然能,但是我不可以,因为警察不允许。”“见鬼,别管规定了,快点开,不然每辆运奶马车都会跑到我们前面。”——就这样,禁令解除了。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第一个敢于买汽车的是法国人,然后是英国和美国的买主。面对汽车这一新事物,法国人比德国人更有头脑。自1887年起,法国人从德国进口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并且开始自己生产汽车,仅在1906年,法国汽车的出口额是1.33亿法郎,德国汽车出口额仅为2100万法郎。与此同时,法国的出口额是进口额的17倍多,而在德国,进出口额却不相上下,也是在这一年,法国人仅凭汽车这一种商品就从德国人口袋里赚走了1200万马克。事实上,在汽车诞生之时,各地的人们给它起了很多的昵称,比如莱茵人称之为Rappelkasten(意为“癫狂的盒子”),柏林人称之为Heuldroschke(意为“嚎叫之车”),最终,法国人给它起的名字通行于世——Automobil(法语词汇,意为“自行移动的”)。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德国的第一个汽车买家,在购买手续全部办完后被自己的父亲宣布购买无效,因为他说儿子精神不正常,无法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汽车还未交付时,这个买家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第二个德国买家是一位自认为时日无多的人,他说自己要在死前感受一下生命中最极致的体验,认为开车时可以感受到这种最极致的乐趣。于是用尽了毕生积蓄购买了一辆奔驰汽车。事实上,他并没有死,死神都被这辆汽车甩在了后面。本茨风趣地说:“他过于急切地将他对生命的希望连同一生的积蓄一并抛弃。他失算了,但很快就释然了。”
本茨发明汽车之后,汽车这一商品又经历了多次更新和提升。美国商人查尔斯·古德伊尔发现了硫化橡胶,英国兽医约翰·邓禄普发明了充气轮胎,1891年,米其林兄弟研制出可在15分钟内拆换的自行车轮胎,这些发明后来都被应用于汽车轮胎上,使汽车解决了行驶过程中剧烈颠簸的问题;1898年,美国的汽车首次采用前轮盘式制动器,1911年,法国标致公司设计出第一辆四轮制动器汽车,1970年,德国奔驰公司研制出模拟防抱死制动系统,可以让快速行驶的汽车停下来;英国汽车制造商德雷克把轮船的转向舵放进了汽车里,做出了新式方向盘;法国化学家别涅狄克发明添加硝酸纤维素的安全玻璃,后来被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取代,后者在今天被广为使用,车祸中的汽车玻璃从此不再四处飞溅伤人;福特汽车最先设计生产出了轿车——把一个“铁箱子”放在四个轮子上,使驾驶者摆脱了糟糕天气或者恶劣驾驶环境的影响;三点式安全带、安全气囊、倒车灯、后视镜的发明使汽车的安全性大大提升……美国人眼中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从猪肉包装行业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汽车流水线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汽车的价格,使这一富人眼中的玩物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使汽车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普惠性不断得到提升,汽车最终彻底取代了马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不二之选。汽车终于迎来了人们的认可、追捧和欢迎,问候、奖励、勋章、头衔随之而来。
直到今天,汽车仍然在不断进行着自我革命:自适应巡航、自动驻车、抬头显示、循迹倒车、记忆泊车、倒车影像、主动刹车、碰撞预警、车门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开门自动挂P挡、APP远程一键启动、油电混动、新能源……这些都是近些年才配装在汽车上的技术设备,无疑让汽车的驾驶更加安全、便捷、高效。
汽车使人们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也带来了城市的迅速扩张,旅游业、保险业、金融业、化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汽车所直接影响的石油开采更是极大地影响了大国博弈和世界格局。在本茨身后,汽车的四个轮子成为了时代的巨轮,带动着世界滚滚向前。
BOOK TIME
《奔驰人生》
[德]卡尔·本茨 著
任友林 关玉红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1月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