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与第一代汽车人聊过这个话题。他们认为,南汽可以在行业重组中再生,但文化不能丢,精神不能丢,它是“红色汽车”的“根”。
文/颜光明
《南汽往事》是缅怀老南汽的短视频,弥补了非厂区的不足,而是一个生动的没有院墙的“汽车大院”,打上了与南京这座城市其它“大院”不同的标签。它,不同于一汽、二汽,而是建立在旧时代繁华都市里的“汽车城”,带有城市“汽车社区”的文化属性,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具有“城市文物”的元素。
南汽是“红色汽车”的象征。这是中国汽车史上独有的存在。它是靠一根扁担从老区沂蒙山跟随解放军进入南京城的后勤保障,朱德总司令亲笔书写的厂名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厂区设在六朝古都繁华区域,比邻中央大学,位于中央门。玄武湖、古楼、新街口、中山陵,近在咫尺……
这样的“至尊”地位在中国找不到第二,世界上也没有(汽车工厂),地理位置可以媲美南京站(中国最美的火车站)。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追溯历史,浮想联翩,解读,并能品味出不一般的南汽史。
南汽,一个长江以南最大的汽车厂,曾是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就连上海轿车起步都离不开南汽的支持。其地位和影响力足以证明南汽对于建设新中国的意义,受到国家重视程度之高与众不同。
纵观历史,南汽的贡献不仅仅是轻型商用车,还是现代汽车制造业的先驱之一,跻身中国汽车行业重要的三驾马车(一汽、二汽、南汽)并非偶然,而是隶属央企,担负着体制造车的使命,其创业精神和高光时刻,曾是引领行业的旗帜。一部南汽史就是半部中国轻型商用车史。
时代变迁,命运改写。如今的南汽随着重组和城市改造,早已华丽转身,被宾馆、商场和地铁所替代,渐渐被人遗忘。但是,生活在这里的老员工以及他们的后代,包括这里家属区还在。由此留下的汽车记忆,已然属于这座城市割不断的血脉,也是寻找当代史,包括汽车在内不可或缺的实物依据,更是不可小觑的一笔精神遗产。
我曾与第一代汽车人聊过这个话题。他们认为,南汽可以在行业重组中再生,但文化不能丢,精神不能丢,它是“红色汽车”的“根”。老一代汽车人的智慧和眼界令我敬佩。他们从不被各种风潮左右,也不被动荡迷失,保持清醒,不忘初心,守正创新,敢于舍得,顾全大局。
位于中央门的南汽厂址曾多次路过,也拍过它即将消失的厂门,在附近转悠过,还在南汽宾馆吃过饭……
是啊,在这“且将新火试新茶”的时代,还有多少别来无恙?
20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