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第二届霍尔果斯国际汽车(零配件)外贸博览会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中国西部规模领先的汽车防冻液专业生产工厂,重庆鑫达莱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携全系列防冻液产品及智能化解决方案亮相,董事长杨涛在开幕式上宣布启动“中亚防冻液技术升级计划”,并与哈萨克斯坦三大汽修连锁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防冻液行业在中亚市场迈入技术驱动的新阶段。
“中亚地区70%的车辆使用超过5年的防冻液,导致发动机故障率比欧洲高3倍。”杨涛在展会现场展示的调研数据引发关注。据哈萨克斯坦汽车维修协会统计,该国每年因防冻液失效引发的车辆维修费用超8亿美元,而市场上主流产品仍为寿命短、易腐蚀的传统型防冻液。
鑫达莱此次展出的“极护”系列有机酸型(OAT)防冻液成为焦点。该产品采用工厂自主研发的“纳米级缓蚀剂分散技术”,可在-52℃至128℃极端温差下保持稳定,并通过了德国TÜV的“15万公里无腐蚀”认证。其核心优势在于“3年长效”技术——通过分子筛动态过滤杂质,使用寿命较传统产品延长2倍,直接解决中亚客户“更换成本高、技术门槛低”的痛点。
作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的重点企业,鑫达莱的“智能工厂”模式在此次展会上备受瞩目。其重庆生产基地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防冻液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化:AI配方系统:根据中亚不同地区水质、气候数据,自动生成最佳防冻液配方;区块链溯源:每瓶产品均配备唯一数字身份证,扫码可查生产批次、质检报告;中欧班列专供: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合作开通“防冻液专列”,10天直达阿拉木图,较海运节省40天。
“霍尔果斯的‘境内关外’政策让我们实现了‘工厂即口岸’。”杨涛算了一笔账:通过保税仓储+跨境直供模式,鑫达莱中亚订单交付周期从60天压缩至72小时,库存周转率提升200%。目前,其哈萨克斯坦海外仓已储备1500吨防冻液,可满足当地2个月市场需求。
展会期间,鑫达莱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标准化机构签署协议,共同制定《中亚地区汽车防冻液技术规范》。该标准将首次纳入“长效性”“环保性”等核心指标,预计2026年实施。“过去中亚市场被欧美品牌垄断,现在我们要用中国技术重新定义规则。”杨涛表示。
这一战略背后,是鑫达莱对研发的持续投入。企业年研发投入占比达6.5%,拥有15项防冻液专利,其中3项为国际发明专利。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30%,中亚市场占比达60%,防冻液单品贡献率超75%。
“未来三年,我们将在中亚建设3个区域技术中心,培训1000名本地服务工程师。”杨涛透露,鑫达莱正研发生物基防冻液,计划2026年量产,彻底解决传统产品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问题。
随着霍尔果斯博览会的落幕,鑫达莱的展台前依然咨询不断。从一家专注防冻液的工厂,到中亚汽车后市场的技术标杆,这家中国西部企业正以“硬核技术+精准布局”的双重优势,在全球竞争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