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交强险口径),2025年上半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以下简称“氢车”)上牌销量为1947辆,同比下滑22.5%。其中,6月份氢车上牌销量达到599辆,同比大幅增长54.4%,主要因广东城市群出现放量。从燃料电池汽车系统装机量来看,今年1-6月氢车系统装机量达255MW,同比微降4.9%;氢车平均装机功率跃升至131kW,受大功率氢能重卡装机提振。
据GGII统计,2025年上半年1947辆燃料电池汽车由46家燃料电池系统厂商(含子公司)配套,各子公司销量合并到母公司口径后,配套系统厂商数量共35家,较2024年同期减少6家。其中,TOP10系统厂商排行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按上牌氢车配套数量(辆)口径,2025年上半年国内氢车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TOP 10系统厂商分别为:东方氢能、现代氢能科技、云韬氢能、华丰燃料电池、国鸿氢能、荣程新能、重塑科技、未势能源、荣创新能和国氢科技。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5上半年氢车燃料电池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TOP3厂商占比49.4%(以台套数计), TOP10厂商市占率高达87.1% ,市场集中度较上年显著提升。在行业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行业加速洗牌。
从燃料电池厂商控股股东属性来看,2025上半年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民营企业市场份额大幅萎缩,而国资与外资(含合资)企业占比从2024年的不足20%快速攀升至近60%。其中,现代汽车旗下现代氢能科技和丰田汽车合资企业华丰燃料电池表现突出,配套氢车数量同比激增153%。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2年3月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到2025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不低于5万辆。同时,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推广目标合计达到32455辆。根据GGII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国内累计推广氢车突破3万辆达到30079辆,规划目标完成率仅为60%。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目前实际推广不到1.6万辆,距离规划目标尚有1.7万辆缺口,需在下半年加快推进。
关于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
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是高工咨询旗下研究所之一,主要进行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的研究分析。研究范围包括“上游可再生能源制氢-中游氢气储运加-下游氢能应用(燃料电池及核心材料部件、燃料电池汽车及非车应用、绿色甲醇、绿氨、绿氢炼化等)”,研究内容包括各环节政策法规、技术发展与产品迭代、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核心企业分析、市场动态及投融资趋势等。
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的服务宗旨是:通过实地调研、长期跟踪,为企业提供详实、可靠的分析数据及结论,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市场开拓、品牌定位、投融资服务等综合解决方案。
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