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买车,父母该不该给点钱?
创始人
2025-07-16 13:40:52
0

“妈,我看中一辆车,首付还差5万,您和我爸能不能支援点?”“爸,同事都开车上班,我也想买辆代步,您手头方便不?”当儿子开口提买车,还委婉表示“缺点钱”时,当爹妈的心里肯定犯嘀咕:这钱该不该给?给了怕惯坏孩子,不给又怕儿子失望——到底咋整?今天咱就唠唠这个接地气的话题:儿子买车,父母该不该给点钱?

一、先看“儿子的经济状况”:他是真缺钱,还是想“啃老”?

这事儿最关键的,得先弄清楚儿子的“底细”——他买车是“刚需”还是“攀比”?他自己有没有能力承担?

我邻居老张的儿子小强,28岁,在私企上班,月薪8000,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信用卡欠了2万多。最近看同事买了辆15万的车,自己也心动了,跟老张说:“爸,我看中一辆车,首付5万,您给我凑凑?”老张一打听,儿子连“首付”都是刷信用卡,月供还要3000多,加上油费、保险,一个月得花4000——这哪是买车?分明是“买负担”!老张直接拒绝了:“你自己的信用卡都没还清,再买车,日子还过不过了?”

反观我表姐的儿子小宇,30岁,程序员,月薪2万,攒了15万,看中一辆20万的车,想让父母支援5万“提前享受”。表姐没急着答应,而是问:“你为啥急着买车?上班地铁不是挺方便吗?”小宇说:“我和女朋友打算明年结婚,有了车,以后带她回老家、出去玩都方便。”表姐又问:“这5万你打算啥时候还我?”小宇笑了:“妈,我就是想让您手里留点钱,这钱算我借的,等我奖金发了就还您。”表姐这才放心,给了3万:“剩下的你自己凑,就当妈提前给你结婚的红包。”

你看,同样是“儿子要钱买车”,情况大不同——如果儿子是“打肿脸充胖子”,为了攀比或享受,自己根本没能力承担,父母给钱就是“帮倒忙”,反而会让他养成“伸手要”的习惯;但如果儿子是“刚需”(比如结婚、通勤远、带娃),且有还款能力或计划,父母适当支援,就是“雪中送炭”,能帮他减轻压力。

所以,父母的第一步,是“问清楚”:儿子为啥买车?钱够不够?还不还得起?别一听“要钱”就急着给或拒绝,先把情况摸透,再做决定。

二、再看“父母的经济能力”:给钱可以,但别“掏空家底”

就算儿子确实需要钱,父母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家底”——给多少?给完后自己的生活受不受影响?

我同事老李,60岁,退休金每月4000,老伴没退休金,平时靠积蓄过日子。儿子小李结婚时,老李已经掏了30万买房,最近小李又要买车,说“首付差8万”。老李心疼儿子,咬咬牙把养老钱取了5万给儿子,自己和老伴只能省吃俭用,连看病的钱都留得紧紧的。结果去年老李生病住院,儿子却说:“爸,我刚买车,手头紧,您先找亲戚借点?”老李躺在病床上直掉眼泪:“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掏那5万……”

父母的爱可以无私,但不能“盲目”——如果为了给儿子买车,把自己的养老钱、看病钱都搭进去,最后需要儿子照顾时,儿子却拿不出钱,这不是“帮儿子”,而是“害自己”。

我二叔就做得聪明。他儿子小军想买车,首付差6万。二叔手里有10万存款,但他没全给,而是给了3万:“爸就这3万,你拿去凑首付,剩下的自己想办法。爸也得留点钱,万一以后生病或有个急事,不用总麻烦你。”小军听了,不仅没抱怨,反而更懂事了:“爸,您放心,我肯定好好攒钱,以后您有事我第一个上。”

父母给钱的原则,应该是“量力而行”——有10万,可以给3万;有5万,可以给1万;甚至可以明确说:“爸妈手里就这么多,只能帮你到这儿了,剩下的得靠你自己。”孩子需要知道:父母的爱有温度,但也有边界——他可以依赖父母,但不能把父母当“提款机”

三、还得看“家庭关系”:给钱是“情分”,不是“义务”

有些儿子觉得:“父母的钱早晚是我的,现在给我买车怎么了?”这种想法,其实是对父母边界的“侵犯”——父母的钱,是他们的劳动所得,给不给、给多少,应该由他们说了算,而不是“必须给”

我邻居王婶的儿子小王,32岁,结婚后一直和父母住。最近小王看中一辆车,跟王婶说:“妈,您和我爸不是有20万存款吗?给我10万买车,剩下的你们留着养老。”王婶没答应:“这钱是我们攒的养老钱,不能全给你。你要想买车,自己攒钱,或者我们最多支援3万。”小王当场就翻了脸:“你们就我一个儿子,钱不给我给谁?现在不帮我,以后别指望我养老!”王婶气得直抹眼泪:“我们含辛茹苦把你养大,现在倒成‘欠你的’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最忌讳“道德绑架”——儿子不能因为“我是您儿子”,就要求父母必须给钱;父母也不能因为“怕儿子不养老”,就无条件满足。健康的家庭关系,应该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父母理解儿子想买车的需求,儿子也尊重父母的决定;父母愿意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儿子不该强求。

我表姨就处理得特别好。她儿子小杰想买车,跟表姨商量:“妈,我想买辆10万的车,首付差4万,您能帮我点吗?”表姨说:“妈手里有5万,但只能给你2万——这钱是妈给你结婚准备的,不能全给你。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或者买辆便宜点的。”小杰想了想,说:“妈,那我买辆8万的车,首付3万,您给我1万就行,剩下的我自己攒。”表姨笑了:“这才是妈的乖儿子,知道体谅妈了。”

父母和儿子之间,最怕“模糊边界”——明确“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反而能让关系更轻松——儿子不会觉得“父母欠我”,父母也不会觉得“必须讨好儿子”。

四、最后说句大实话:给钱不如“给方法”,帮儿子“学会负责”

其实,儿子买车这件事,最关键的不是“父母给不给钱”,而是“儿子能不能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父母总替他兜底,他永远长不大;如果父母让他自己面对,他反而能更快成长

我同事老陈的儿子小陈,25岁,刚工作两年,看同事买了车,自己也心痒痒,跟老陈说:“爸,我想买辆10万的车,首付差5万,您给我凑凑?”老陈没直接给钱,而是说:“爸可以给你3万,但有个条件:剩下的2万你得自己挣——比如加班、做兼职,或者把现在的手机卖了换便宜的。另外,月供、油费、保险你得自己承担,爸不会帮你。”小陈一开始觉得难,但咬咬牙答应了:他利用周末送外卖,三个月攒了1万;又把用了两年的苹果手机卖了2000,最后凑齐了2万。现在小陈开车上班,逢人就夸:“我爸这招绝了——现在我知道赚钱多不容易,花钱也更有计划了。”

父母给钱,是“输血”;教方法,是“造血”——与其直接给钱,不如帮儿子制定计划、鼓励他自己努力。这样,儿子不仅学会了“为选择负责”,还会更感激父母——“原来爸妈不是不想帮我,而是想让我变得更强大。”

总结:给不给钱,看这三点

儿子买车,父母该不该给钱?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三个原则可以参考

看儿子的经济状况:他是真缺钱,还是想攀比?自己有没有还款能力?

看父母的经济能力:给钱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养老、看病?量力而行,别掏空家底。

看家庭关系:给是情分,不是义务,儿子不该强求,父母也不必愧疚。

最后想说:父母的爱,从来不是“有求必应”,而是“有边界的温暖”——适当帮儿子一把,是亲情;但让他学会自己面对,才是对他最好的爱。毕竟,儿子总要长大,父母总要放手——今天他能为买车负责,明天他才能为生活负责

所以,下次儿子再开口说“买车缺钱”时,别急着答应或拒绝,先坐下来和他聊聊:“儿子,你为啥想买车?钱够不够?还不还得起?爸妈手里就这么多,能帮你点,但剩下的得靠你自己——你愿意试试吗?”这样的对话,比“给钱”或“拒绝”更有意义——因为它教会儿子的,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这,才是他一辈子最需要的“财富”。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安卓系统下载影响速度,安卓系统...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下载安卓系统的时候,速度好像变得有点慢呢?是不是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别急,今天就来...
汤阴县纪委监委:严刹“谢师宴”... 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程小卫 孟宪敏 “尊师在心不在宴,真正的敬意无需铺张宴席表达。我们更愿...
谭德塞警告:加沙正陷入人为造成... 谭德塞发出了严肃警告,指出加沙正深陷人为造成的大规模饥荒之中。在这片原本就饱受冲突摧残的土地上,如今...
东湖评论|落地回响是一抓到底不... 湖北日报评论员 常少华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起城市工作的部署时说:“事情说了...
湖北省质检院开展质量技术帮扶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刘书恒)为充分发挥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源优势,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近日...
要做中国版Uber,如祺启动“... 7月23日,如祺出行宣布正式启动“Robotaxi+”战略。该公司称,计划凭借平台的资源聚合优势和运...
增程式电动车逆袭,合资品牌扎堆... 近期,增程式电动车技术重新获得了跨国车企的青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最新发布的工信部目录中,福特...
哪吒虚报销量超6万,极氪卷入,... 近日,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与哪吒汽车被曝通过“0公里二手车”手段虚报销量,以完成激进的销售目标。 ...
上海rfid厂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RFID(射频识别)技术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和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作为...
一个时代落幕!又一知名车企,彻... 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终止和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合作,以及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