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日前,网传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朱江已于今年6月底离职,距其去年8月加入捷尼赛思仅10个月。
捷尼赛思向观察者网证实了这一消息。
朱江捷尼赛思
朱江是汽车行业老兵,早在2003年便加入宝马负责市场活动。2008年起,朱江开始负责MINI品牌的管理,成为宝马全球第一任华人品牌总监,后升任宝马中国副总裁、MINI中国品牌管理副总裁。
2013年朱江离开宝马,出任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期间帮助雷克萨斯于2016年在中国首次实现年销10万辆的里程碑。
2017年朱江离开雷克萨斯,加入当时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担任用户发展副总裁,通过构建用户社群运营体系,为早期的蔚来提供了一批高黏度的用户群体。
2020年6月,朱江又离开蔚来加入福特,出任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首席运营官,负责纯电动车型福特电马的市场运营,向福特中国总裁陈安宁汇报。
然而福特电马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始终低迷。2021年11月,朱江又离开福特,出任吉利与百度合资的集度汽车(即后来的极越汽车)负责用户发展与运营的副总裁。
仅仅半年时间,朱江又离开集度,并于2022年9月出任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在中国的首任董事总经理,负责中国市场业务。
然而相较特斯拉,Lucid在中国市场却始终没有取得进展。2024年8月,朱江又出任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CEO,负责捷尼赛思在华业务。
捷尼赛思(GENESIS)最初为韩国现代起亚集团旗下的一款高端车型,后于2015年独立成为豪华品牌。而早在2008年,它便以“劳恩斯”为名进口到中国市场;2014年,又更名为“捷恩斯”二次进入中国,但均因市场表现冷淡,而被迫退出。
2021年,该品牌正式以“捷尼赛思”之名第三次进军中国市场,采用直营模式,仅用两年时间便将旗下8款车型全部以进口形式引入中国。
捷尼赛思视觉中国
然而第三次入华期间,捷尼赛思的销量依然低迷。2021—2024年,捷尼赛思中国市场历年销量依次为367、1457、1558和1328辆,仅为其对标的雷克萨斯同期销量的不到1%,较之整体市场可以忽略不计;而早在2023年便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本田高端品牌讴歌,其在华最后一年的销量也超过2000辆。
而捷尼赛思中国的管理层也始终未能稳定。不到5年时间,该品牌在中国已更换了三任掌门人:
首任CEO德国人何睿思早在2019年就加入正在组建的捷尼赛思中国公司,至2023年10月离职。而在捷尼赛思入华的三年内,公司总亏损高达30亿元,仅2023年前10个月便亏损12亿元,平均单车营销费用高达71万元;
第二任为韩国人李哲,曾在捷尼赛思中国全员大会上怒斥员工对公司没有感情,称捷尼赛思入华3年时间,没有一名员工购买过捷尼赛思品牌的汽车;
直到2024年8月,捷尼赛思中国才迎来首位中国CEO朱江,被视为捷尼赛思重视本土战略的一大举措。同年10月,新上任的朱江还在新款GV70上市时明确表示“捷尼赛思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并未改变品牌低迷的销售走势。
今年3月,捷尼赛思宣布在中国启动品牌2.0战略。其核心在于改变全进口模式,正式启动本土化生产和研发,并计划在3—5年内实现新能源车的国产化。
捷尼赛思G70视觉中国
而在研发层面,捷尼赛思计划整合现代集团在韩国南阳的研发中心、烟台的中国研发中心,以及上海的数字化研发中心的资源,共同为中国市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生产方面,捷尼赛思将借鉴小米汽车等品牌的经验,依托现代集团在中国已有的生产和管理能力实现本地化生产。
彼时朱江再次强调,捷尼赛思会坚守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不会退出中国。但他也承认,过去捷尼赛思中国的亏损较为严重,未来需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为此在渠道方面。捷尼赛思将位于成都和北京的捷尼赛思之家关闭,仅保留上海捷尼赛思之家作为品牌展示和用户体验中心;并计划在今年加速全国更多轻资产布局,降低约60%的经营成本。
但随着朱江被传离开捷尼赛思中国,面对竞争白热化的中国豪华汽车市场,这个韩系高端品牌在华多舛的命运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