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当初准备考驾照那阵子,天天愁得不行。报完名就开始慌,对着方向盘都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教练在旁边一开口,我能紧张到把离合踩成刹车。后来慢慢摸出点门道,才发现有些事儿啊,提前知道了能少走不少弯路。
就说练车吧,一开始我总觉得只要把点位记熟就行,结果到了场地才发现,座椅和后视镜调不对,记再多点位都是白搭。有回练倒车入库,我按平时的习惯调了座椅,结果那天穿了双厚底鞋,脚底下的感觉全变了,入库的时候车尾直接压线。教练蹲在旁边抽烟,看着我叹了口气:“丫头,座椅高低前后,得按自己的坐姿来,不是每次都照搬上次的位置。你想想,穿运动鞋和穿拖鞋踩油门,能一样吗?”
从那以后我每次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把座椅调到膝盖微弯,后背贴紧椅背,伸手刚好能握住方向盘顶端。后视镜呢,左边要能看到后车轮,右边稍微往下点,能瞅见库角就行。这些小动作看着不起眼,真到了考试场上,能帮你少犯好多低级错误。
说到科目二,倒车入库绝对是好多人的坎儿。我刚开始练的时候,总搞不清方向盘该往哪打。教练教了个笨办法:倒车的时候看后视镜,觉得哪边宽就往哪边打。有次我眼睁睁看着车身快压线了,手忙脚乱往反方向打,结果越修越歪。下车的时候教练指着地上的轮胎印笑:“你这不是倒车,是在画龙呢。记住了,打方向要果断,修的时候幅度别太大,跟揉面团似的,越揉越糟。”
后来我自己琢磨出个规律,倒车的时候盯着后视镜里的库角,当那个角和车身距离差不多两拳宽的时候,就该回方向了。每次练完车,我都在地上捡个小石子,蹲在库边比划刚才的路线,琢磨着哪一步慢了,哪一步打早了。你还别说,这种笨办法挺管用,至少心里有数了。
坡道起步也挺磨人。我第一次在坡道熄火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手忙脚乱想重新打火,结果忘了挂空挡,车子 “哐当” 一声往前窜了半米。当时脸都白了,教练在旁边没骂我,就说:“熄火不可怕,怕的是慌神。你就记住,熄火了先拉手刹,挂空挡,再点火。抬离合的时候慢点,感觉车身有点抖了,再松刹车,跟哄小孩似的,急不得。”
练得多了才发现,坡道起步就像熬粥,火候不到不行,太急了也不行。离合抬到半联动的那一下,车身会有点发抖,脚下就跟踩着只小兔子似的,能感觉到那种轻微的震动。这时候稳住别动,稍微给点油,车自然就上去了。
到了科目三,我反倒没那么紧张了。毕竟是在马路上开,视野开阔,不像科目二总在那几个库里打转。但细节比科目二多得多,光转向灯就够让人头疼的。变道要打灯,超车要打灯,靠边停车还要打灯,有时候忘了关,安全员在旁边咳嗽一声,能把人吓一哆嗦。
我有个同学就因为这个挂了科。直线行驶的时候,他打了左转向灯想超车,结果超完车忘了回灯,开了没一百米就被安全员踩了刹车。后来我们练车的时候,都互相提醒,打完灯心里默数三秒再动方向,动完了赶紧回灯,就跟条件反射似的。
还有靠边停车,教练教的是看车头 1/3 处和路边线对齐,我总掌握不好。有天练车的时候,旁边停着辆共享单车,我突然发现,只要把车头盖的缝对准路边线,车身距离就差不多 30 公分。从那以后,我专找路边的参照物,有时候是个垃圾桶,有时候是棵树,反正能帮着判断距离就行。
其实考驾照这事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我考科目二那天,候考的时候看见有人在考场外烧香,还有人紧张到吃不下早饭。轮到我的时候,手心里全是汗,系安全带都系了半天。坐进考试车,突然想起教练说的:“你就当这是平时练车,把考官当成块石头,别搭理他。”
结果还真就过了。下车的时候腿都是软的,走了两步才想起要把身份证带走。现在想想,那些紧张啊,焦虑啊,其实都是自己吓自己。只要平时练扎实了,考试的时候别犯浑,该注意的细节都做到了,过了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哦对了,还有个小窍门想跟你说。考试前最好去考场模拟一圈,不是说要花钱买点位,主要是熟悉一下场地。我考科目三的时候,考场里有个弯道特别急,平时练车的地方没有这么陡的弯,第一次走差点压线。幸好模拟的时候练过一次,考试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
其实考驾照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摔几次很正常,摔着摔着就会了。关键是别害怕,也别跟自己较劲。有时候练得烦了,就跟教练请假休息一天,回来再练,说不定就开窍了。
现在我开车上路,偶尔还会想起练车时的那些日子。想起教练晒得黢黑的脸,想起同车学员互相调侃的玩笑,想起第一次顺利倒车入库时,心里那点小小的得意。这些细碎的瞬间,其实比驾照本身更让人难忘。
所以啊,正在考驾照的你,别太着急,也别太紧张。按部就班地练,把每个细节都记在心里,考试的时候放宽心。说不定哪天拿到驾照,回头看看,会觉得这段日子虽然煎熬,却也挺有意思的。
要是觉得我说的这些对你有点用,说不定顺手点个赞、关个注,好运就来了呢?哈哈,祝大家都能顺顺利利拿到驾照,开着自己的小车车,平平安安地去想去的地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