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真的,考驾照这事儿,选对教练比啥都强。我前阵子陪闺蜜去练车,亲眼见着隔壁车的教练把学员骂得眼圈通红,那姑娘握着方向盘的手都在抖,车还没动呢,先被吓得忘了咋挂挡。你说这练车能有效果吗?
我自己当初考驾照,也算踩过坑。第一个教练吧,名气挺大,据说通过率高,但接触下来才发现,他对谁都一个教法。我方向感本来就差,倒库总找不准点,他就翻来覆去说 “看后视镜啊”“打半圈啊”,多问两句就不耐烦,手指头敲着车门:“这么简单都不会?别人看一遍就会了!” 得,我本来不慌,被他一催,脑子更乱了,科二考了两次都挂在倒库上。
后来换了个姓张的教练,才明白啥叫 “耐心”。记得第一次练侧方停车,我把车轱辘都快蹭到马路牙子上了,自己都想拍大腿骂自己笨。张教练没急,就站在车旁边,等我把车停稳了,慢悠悠地说:“你看啊,左后视镜里那个角,等它跟库线对齐的时候,你再打方向试试?” 他说话声音不高,手里还捏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车库,蹲那儿跟我比划:“你就当这是你家客厅,倒车入库就像把沙发挪进角落,得瞅准了再动。”
真的,好教练不光有耐心,还得会 “看人下菜碟”。我们练车那批有个五十多岁的阿姨,记性不太好,记不住那么多点位。张教练就把每个步骤编成顺口溜:“一踩二挂三打灯,慢抬离合看车身”,还特意让她上午练车 —— 阿姨说自己早上脑子清楚。还有个刚毕业的小伙子,手脚快但毛躁,总爱抢步骤。教练就故意在他练直线行驶时,让旁边过辆电动车,教他:“开车跟走路一样,得眼观六路,别光顾着往前冲,不然容易撞着人。” 你看,同样是练车,对不同人用不同法子,这效率不就上去了?
沟通顺畅这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我之前碰到过一个教练,自己技术好,但嘴笨。教倒车时,他说 “看那个点”,可我们哪知道 “那个点” 是哪个点?他急得在车外蹦,我们在车里懵,一下午啥也没练会。张教练就不一样,他会顺着你的话头说。我总搞不清 “半联动”,他就说:“你骑过自行车吧?就像你上坡时,脚不使劲蹬,车还不往后溜那股劲儿,差不多就这感觉。” 这么一说,我立马就懂了。
其实啊,考驾照本来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儿,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开车。要是教练没耐心,你一出错就挨骂,那练车跟受刑似的,心里先怯了,技术咋能提升?要是他不会因材施教,不管你啥情况都按一个模子教,你可能练了仨月,还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再碰上沟通费劲的,他说东你理解成西,练车效率低不说,还容易起矛盾。
我闺蜜后来换了个教练,据说是个出了名的 “慢性子”。有次她把油门当刹车踩,车 “噌” 地窜出去半米,吓得她脸都白了。那教练也没骂,就等车停稳了,递了瓶水给她:“没事,新手都这样,咱歇会儿再练。你想想,刚才脚是不是太急了?就像你平时端热汤,得慢慢放才不会洒。” 现在我闺蜜练车积极性高得很,说跟教练处得像朋友似的。
所以啊,选教练真不用迷信啥 “金牌”“王牌”,多去训练场转两圈,看看教练怎么对学员。要是他能笑着跟犯错的学员说话,能根据不同人调整教法,能把复杂的点位说得跟唠家常似的,那基本错不了。
练车本来就是个磨性子的过程,有个靠谱的教练在旁边,不光拿证快,还能少受不少罪呢。要是觉得我说的这些对你有点用,不妨点个赞、加个关注,说不定以后练车碰到啥问题,咱还能聊聊。祝你练车顺顺利利,拿本那天开开心心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