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孩子上学,小区门口那段减速带真是没谁了。往常慢慢悠悠开过去,顶多感觉轻微晃一下,今天可好,后排的保温杯 “哐当” 一声掉地上,孩子吓得一哆嗦。我当时就琢磨,这车怕不是有点不对劲?
停好车蹲下来瞅了瞅轮胎,花纹还行,气儿也足。正挠头呢,隔壁老王遛狗经过,瞅了眼我的车:“你这过坎儿动静不对啊,是不是减震器该拾掇拾掇了?”
说起来也怪,这车子开了三年多,之前过减速带就跟踩棉花似的,现在跟骑了头倔驴似的,恨不得把五脏六腑都颠出来。上周去超市停车场,那几道连续减速带,感觉方向盘都在手里跳迪斯科,副驾的购物袋直接滑到了脚底下。
后来特意找懂车的发小去试了一圈。他开出去没五分钟就跟我说:“你这悬挂肯定有问题,过坎的时候车身都在左右晃,跟坐船似的。” 他让我把车停在平地上,蹲下看两侧车轮上方的缝隙,左边明显比右边窄了小半指。“瞧见没?减震弹簧估计有点疲软了,两边受力不均,能不颠吗?”
我这才想起,上个月跑乡下亲戚家,路过一段烂路,当时咯噔咯噔硌得厉害,还以为是路太糟没当回事。现在想想,说不定那会儿就把悬挂零件颠松了。发小扒着车轮晃了晃,听见 “吱呀” 一声轻响,他眉头一皱:“减震器的阻尼可能快失效了,你听这动静,跟老木门缺油似的。”
下午开到修理厂,师傅把车升起来一看,好家伙,减震器下端的防尘套都裂了个口子,里面的液压油蹭蹭往外渗。“你这再开段时间,估计就得换整根减震器了。” 师傅边说边用手按压车身,正常情况下按下去应该慢慢回弹,我这车跟按皮球似的,“噗通” 一下弹得老高。
旁边工位上刚好有辆同款车在换悬挂,师傅指着拆下来的零件给我看:“你看这减震器芯,正常的是光滑的,你那根都磨出纹路了。还有这缓冲块,都被压成渣了,能不颠吗?” 他说现在很多人觉得车颠就是胎压的问题,其实悬挂系统里的衬套、球头老化了,也会让车子变得跟拖拉机似的。
想起去年冬天,车停在楼下被冻了一夜,早上开的时候过减速带尤其颠。当时还以为是天冷橡胶变硬了,现在才知道,那会儿可能衬套就已经开始老化了。师傅说橡胶件最怕冷热交替,北方的车悬挂寿命普遍比南方短,就是这个道理。
换完减震器和几个小衬套,开出去试了圈,简直像换了辆车。小区门口那道减速带,现在过去只有轻微的 “咚咚” 声,后排的保温杯纹丝不动。师傅说悬挂保养也有讲究,平时停车别总压着马路牙子,过坑洼的时候慢点开,不然再好的悬挂也扛不住折腾。
回来路上琢磨,其实车子跟人一样,小毛病拖着不治,迟早变成大问题。之前总觉得只要能开就行,现在才明白,悬挂不光关系到舒服不舒服,更关系到安全。要是高速上减震器突然失效,那后果可不敢想。
晚上跟媳妇说这事,她还埋怨我平时不注意保养。其实我也是真不懂,总觉得机械零件没那么娇气。现在算是长记性了,车子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别总想着忍忍就过去了。
最后想说,要是你家车过减速带也开始颠得厉害,可别大意。说不定就是悬挂在给你提意见呢。有空去修理厂查查,花点小钱换个踏实,总比半路出问题强,你说对吧?
请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就发财哟,说不定好运就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