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老铁,我是帮主郑重,跑了20年财经线、专注中长线的老江湖。今儿一睁眼,奔驰的财报把我惊着了——二季度净利润直接“腰斩再腰斩”,暴跌69%! 曾经叱咤风云的豪华车巨头,如今像被抽了筋的老虎,趴窝了。这背后,可不止是关税的锅啊……
1. 利润塌方,刀刀见血
看数字是真揪心: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30亿欧元缩到只剩9.57亿欧元,息税前利润更是膝盖斩,跌了68%!销量也扛不住,全球跌9%,中国这个最大市场更惨,直接崩了19%。奔驰自己都认了,全年营收铁定“大幅低于去年”,销售回报率从年初吹的6%-8%,灰溜溜下调到4%-6%。
为啥崩这么狠?三把刀同时砍:
• 关税大刀:欧美互征汽车关税,奔驰出口美国的车被加税15%,虽然比之前的27.5%降了,但成本还是蹭蹭涨,一年得多掏4.2亿美元!
• 定价失守:中国新能源车价格战打得凶,问界、小米SU7这些国产车续航700公里+、智驾L2+,价格还便宜,奔驰EQ系列续航600公里都费劲,月销才几百台,定价权早丢了。
• 电动化青黄不接:纯电车型销量暴跌24%,全靠插混撑着34%的增长。说白了,消费者要的是“油电通吃”的过渡品,但奔驰的纯电平台慢半拍,油车利润又被蚕食,两头挨打。
2. 中国溃败,4S店集体“倒戈”
最扎心的还是中国市场。奔驰在华销量连续两年下滑,今年二季度再跌19%,4S店成片关门!北京、上海、杭州的奔驰门店,短短几个月改头换面挂上了“鸿蒙智行”的招牌,连展厅里的三叉星徽都换成了国产车标。经销商砍掉100多家,保养排队像“春运抢票”,车主怨声载道。
老帮主看透本质:
• 技术代差被碾压:国产车智驾芯片用英伟达Orin,算法月月迭代;奔驰的MB.OS系统还没铺开,自动驾驶还卡在L2,体验落后一整代。
• 品牌光环褪色:年轻人买车看性价比和科技感,“豪华标”不如一块中控大屏香。中国品牌乘用车上半年销量暴涨25%,市占率冲到68.5%,奔驰们的地盘早被蚕食成孤岛。
3. 绝地求生?固态电池是张“险牌”
奔驰也不是躺平等死。押注固态电池成了救命稻草——放话2030年前量产,甚至暗示今年底可能上车!这玩意儿能量密度翻倍、充电快还安全,一旦突破确实能翻身。但老帮主得泼盆冷水:宁德时代早说了,“全固态电池工程难题远没解决”,宝马、大众布局更早,国内蜂巢能源、欣旺达也在猛追,奔驰想靠一张技术牌逆袭,难度堪比走钢丝。
更务实的是“断臂求生”策略:
• 工厂大搬家:把德国生产线迁到成本低的东欧、墨西哥,裁员+砍掉10%生产成本;
• 产品线“混动化”:猛推插混车型过渡,先保住现金流;
• 中国市场本地化:减少整车进口,加速国产化降本,但能不能追上国产车迭代速度,还是未知数。
→ 中长线布局怎么看?
• 警惕“伪复苏”陷阱:关税缓和、减产提价可能带来短期反弹,但奔驰的盈利模型已伤筋动骨,销售回报率5%的时代,估值必须重估;
• 紧盯技术突围点:固态电池若真能量产,产业链上游材料企业(如锂金属供应商)或更受益,整车厂反而可能为技术买单;
• 国产替代不可逆: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崛起是十年大趋势,与其赌奔驰翻身,不如聚焦宁德时代、华为智驾生态这些“新基建”龙头。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 投资就像看戏,主角换场时,别留恋旧台词。奔驰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护城河,只有跟不上时代的诺基亚。 我是穿越过五轮牛熊的帮主郑重,关注我,带你看透财报里的刀光剑影,守住中长线的价值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