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一位来自中原的媒体人正以独特方式贡献智慧。2025年7月30日,汽车情报新媒体创始人司爱武获聘海南省政协特邀信息员,标志着这位“跨界者”在参政议政领域迈入新阶段。
行业深耕者:用数据说话,用专业建言
司爱武的议政建议始终扎根于行业实践。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他通过汽车情报新媒体的大数据分析发现,海南充电设施布局存在“重城区轻乡村”现象。为此,他撰写《关于优化海南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的建议》,提出“省级统筹+市县落地”的分级建设模式,被纳入海南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2024年,海南乡村充电桩覆盖率提升至65%,较2021年增长3倍。
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司爱武联合高校团队开展专项调研,揭示行业“小散乱”现状。其提案推动海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全省统一的溯源管理平台。截至2025年6月,海南已规范回收动力电池1.2万吨,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民生观察员: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司爱武的议政视野不仅限于专业领域。2023年清明前夕,他注意到“云祭祀”平台存在信息泄露风险,连夜撰写紧急建议。海南省网信办据此开展专项整治,关停违规平台17家,保障了群众祭祀安全。2024年汛期,他针对城市内涝问题提出“海绵城市+智慧排水”联动方案,被海口市纳入城市更新计划。
这些“小切口”建议背后,是司爱武坚持的“三有”原则:有数据支撑、有案例佐证、有解决方案。海南省政协办公厅信息处负责人表示:“司爱武的建议可操作性强,往往能直击问题要害。”
公益践行者:灾难面前显担当
司爱武的责任感体现在议政之外。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他发起汽车新媒体联盟募捐,累计向湖北捐赠口罩、护目镜等物资价值5.38万元。2021年河南洪灾中,他个人向浚县财政局捐款2万元,并组织团队为郑州救援队运送食品。2025年台风“摩羯”袭击海南后,他自家受灾情况下仍向省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司爱武常以此自勉。他的公益行动与议政成果形成良性互动,民进海南省委会领导评价:“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正是民主党派成员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