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隔壁老王,今儿个不聊股市,不侃房价,就说说这辆大众途锐2.0TSI锐越版。昨儿个去4S店遛弯,销售小哥拉着我非要试驾,说是"50万出头就能买到换壳奥迪Q7",也算是换标宾利小添越,我一听就乐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西装暴徒"吗?结果一坐进去,好家伙,这车是真能装!跟保时捷卡宴同平台,MLB Evo纵置架构,该有的机械素质一样不差,价格却比Q7便宜了小十万,这账算得明白,老百姓的钱包最诚实。
先说动力,2.0T高功版265马力,370牛·米扭矩,6.8秒破百,比宝马X5 30Li还快0.5秒。销售小哥拍着胸脯说:"老王哥,别看是四缸机,这EA888三代半可比老款V6还猛!"我寻思着,这动力放在五米长的SUV上确实够用,红绿灯起步嗖的一下就蹿出去,高速超车也不费劲。
8AT变速箱平顺得像德芙巧克力,就是急加速时降档稍微迟疑半拍,毕竟要照顾中大型SUV的体面。不过话说回来,真要追求推背感,隔壁3.0T版本也就贵个七八万,但那油耗可就直奔15个去了,咱老百姓还是务实点好。
底盘才是这车的杀手锏。全系标配空气悬架,升降幅度110mm,越野模式能抬高70mm,最大接近角28度,涉水深度550mm,进藏路上秒杀一众城市SUV。4MOTION恒时四驱带托森差速器,纯机械结构零延迟,交叉轴脱困比多片离合器利索多了。销售小哥当场演示了单轮脱困:三个轮子打滑,就靠一个有附着力的后轮硬是爬出来了,这要换成某日系SUV早喊拖车了。不过老王我琢磨着,真舍得拿50万的车去豁烂路的毕竟是少数,这套底盘更大的价值是让日常驾驶稳如老狗——过减速带像踩棉花,高速变道不飘不晃,德系底盘的那种厚重感,新势力们再堆料也学不来。
空间这块,途锐看着比Q7短了189mm,轴距也少了102mm,但实际坐进去并不憋屈。我这一米七五的个头,前排调好座椅,后排还能跷二郎腿。后备箱810升,放倒座椅能扩展到1800升,装个冰箱洗衣机都不在话下。就是后排中间凸起太高,坐久了像骑马,这点不如国产加长版X5L舒服。最让我意外的是那159升前备箱——德系纵置平台的车居然能挖出这么大个"暗格",过年回老家塞年货再也不用跟媳妇抢后备箱了。
配置上,锐越版算是"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别想"。15英寸中控屏配12英寸液晶仪表,车机流畅度吊打宝马iDrive,就是菜单逻辑像迷宫,找个座椅加热都得翻三层页面。30色氛围灯晚上亮起来挺有情调,可惜中控台跟大腿接触的地方还是硬塑料,摸上去跟二十万的途观没啥区别。座椅通风是往里吸风的,夏天不会直吹老寒腿,这点比某些豪车讲究。不过最实用的还是那套"众行家"车联网,远程启动空调、查看车辆状态都不在话下,就是每年得交1980服务费,跟抢钱似的。
安全配置堆得挺足,10气囊、行人保护、低速紧急制动全系标配,就是自动驾驶辅助比较基础,跟新势力的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没法比。不过老王我开了三十年车,还是信自己的手脚多过电脑,那些花里胡哨的自动驾驶,关键时刻未必靠得住。倒是那个疲劳监测系统挺实用,打哈欠超过三次就疯狂提醒,比副驾媳妇的唠叨还烦人。
油耗算是惊喜。2.0T+8AT组合,市区11个油,高速能跑到7.4,一箱油轻松破千公里。对比同价位那些插混车,省下的油钱还不够补贴电池折旧的。就是得喝95号细粮,现在油价涨得跟茅台似的,加满一箱得小六百,肉疼。
最后说说这车最尴尬的地方——车标。50万买辆"大号途观",回村容易被误认为破产了。加油站小哥常问"这途观L新款多少钱?"气得我想把"V6"标贴车上。但转念一想,懂行的都知道这是换壳Q7,MLB Evo平台的机械素质摆在那儿,空气悬架、托森四驱、全铝副车架,哪个不是百万级的配置?真要论性价比,途锐绝对是豪华SUV里的"扫地僧"。
昨儿个销售小哥还神秘兮兮地说:"老王哥,现在订车送五年保养,再给您申请个公务员补贴?"我摆摆手说再想想,心里却盘算着:要不把家里那台老A6置换了?反正现在油价涨得比退休金还快,这途锐的机械素质,够我开到抱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