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深水区,跨国合作的专利边界问题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北京时间7月18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正式推出FX品牌首款纯电MPV Super One,这款配备整块LED屏前脸的创新车型,因外观设计与长城汽车旗下高山9高度相似,在社交媒体引发"设计抄袭"质疑。面对争议,FF全球总裁王佳伟于8月3日作出系统回应,强调双方属"中美合作共同体",其"四轻四快五聚焦五赋能"体系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目前该车已获得超1万个北美市场付费订单。
技术资料显示,Super One的4830mm车长与长城高山9完全一致,轴距数据均为3085mm,这种核心参数的吻合在工程开发领域实属罕见。更引人注目的是,FF官网产品页曾短暂出现"高山9变体车型"字样,该描述在争议发酵后被紧急删除。根据公开专利信息,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电池模组架构和车身抗扭刚度数据,与FF公布的车辆参数存在明显技术重叠。这些技术细节的交集,将双方的合作开发模式推向舆论焦点。
面对外界的持续质疑,王佳伟在回应中重点阐释了FF的"中美协同开发体系":长城汽车提供基础车型平台及车身结构解决方案,FF则负责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认证、NHTSA碰撞测试优化,以及针对北美市场的ADAS系统本土化开发。这种分工模式使新车型开发周期压缩至11个月,较传统跨国合作缩短40%以上。但这种"换壳开发"是否符合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21条关于工业设计保护的规定,成为法律界讨论焦点。
贾跃亭提出的"中美新能源汽车桥梁战略",在实操层面展现出独特价值。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受301关税影响,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美出口量同比下降63%。FF模式通过技术授权方式,使长城汽车规避了27.5%的额外关税,同时获得北美充电接口认证资质。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协议包含阶梯式技术使用费条款,当Super One北美销量突破3万辆时,长城可获得每辆车4.2%的销售分成。这种利益共享机制,可能成为破解贸易壁垒的新范式。
此次争议暴露出新能源汽车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三个深层次问题:首先是外观专利的属地性原则,FF在美国注册的整车设计专利能否覆盖中国市场的在先权利;其次是技术授权的法律边界,基础平台共享与关键系统研发的权责划分标准缺失;再者是行业创新认定的模糊地带,LED交互面板等新技术的加入是否构成实质性创新。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显示,近三年中美车企联合申请的"改进型专利"年均增长217%,这种二次创新的法律地位亟待国际社会形成共识。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交织的当下,FF与长城的合作争议为行业敲响警钟。跨国技术合作既要遵守现行知识产权框架,又需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建立基于互信的协同创新体系,不仅关系到个别企业的存续发展,更将成为检验全球产业链重构成色的试金石。随着Super One量产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启动,这场关于创新边界与商业智慧的博弈,或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提供重要样本。
参考资料:
1. 法拉第未来Super One技术参数表(来源:FF全球发布会资料)
2. 长城高山9专利注册信息(来源: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
3. 美国海关新能源汽车进口数据(来源: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4. FF官网历史版本存档截图(来源:互联网档案馆Wayback Machine)
5. 中美新能源汽车关税政策文件(来源:美国联邦公报)
声明:本文内容均为本作者原创,但文章中有部分图片(除特别标明外),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