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小区停车场溜达,看见三楼张姐正对着她的车叹气。走近一瞅,右车门上多了道挺深的划痕,她念叨着:“昨晚还好好的,肯定是旁边车开门撞的……” 我绕到车后一看,得,张姐那车停得跟打了败仗似的,左后轮快压到马路牙子,右前轮却往外撇着,车身歪得像条刚钓上来的鱼。
其实啊,侧方停车这事儿,很多人觉得能塞进去就完事了。可你知道吗?车身歪着可不是小事。我去年冬天就犯过这错,下班回家抢了个空位,急急忙忙倒进去就锁车走人。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右后视镜被蹭得耷拉下来,塑料壳裂了道缝。去修车时,师傅边拧螺丝边说:“你这停得跟个拦路虎似的,人家出库稍微打多了点方向,不碰你碰谁?”
后来考驾照那阵子,科目三靠边停车就因为车身距边线超了 30 公分,被扣了 10 分。教练坐在副驾上敲着方向盘:“差这几厘米,路上可能就差着一场剐蹭。” 那会儿才明白,停车不光是把车塞进格子里,得像搭积木似的,规规矩矩码在那儿才行。
要说怎么才能停得正,我琢磨了小半年才摸到点门道。刚开始总调不好后视镜,要么看不全后轮,要么瞅不见边线。有回跟老司机李哥请教,他坐进我车里,伸手把左镜往下压了压:“你看,地平线放中间,车身占镜子左边一小条,这样左后轮动没动,看得清清楚楚。” 右镜呢,他又拧了拧按钮,“地平线别太高,留三分之二给地面,路边石在哪儿,心里就有数了”。
你还别说,调完镜子那天,我第一次把车停得笔直。当时盯着右后视镜,看后轮离马路牙子差不多一张 A4 纸的宽度,回正方向时手心都冒汗。下车绕着车走了三圈,左右距离差不离,那种踏实感,比考试过了还舒坦。
想起我闺蜜小白,她去年刚买车那会儿,总把车停得歪歪扭扭。有次在商场地下车库,她的车右前角直接顶到了警示桩,保险杠掉了块漆。保险公司来人定损时,指着她那车笑:“你这停得跟人侧躺睡觉似的,占了别人的道不说,自己也不安全啊。” 后来她跟我吐槽,那天其实是太紧张,看到黄色的警示桩就慌了神,本来该回正方向盘的时机,愣是晚了两秒。
其实打方向的时机真得练。我现在总结出个笨办法:第一次往右打满方向时,得瞅着后排座椅靠背跟前车尾灯对齐;回正的时候更关键,左后视镜里看到后车右前灯,大概错开半掌的距离就赶紧回 —— 就像炒菜看火候,早了晚了都不行。最后往左打满那下,盯着右后视镜里的马路牙子,离轮胎还有半尺远就动手,保准错不了。
前阵子小区物业把停车场的铁桩换成了橡胶墩,保安大叔说这是有讲究的。以前那些黄黑相间的铁桩看着扎眼,司机们一紧张就容易打错方向,剐蹭率反倒比没桩子的时候高。现在换成矮墩子,大家反倒敢慢慢调整了,三个月下来,报保险的都少了四成。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离库位太远或太近。离远了吧,倒车时车身横过来的角度太大,后轮刚进去,车头就顶到前面的车了;离近了更麻烦,右前角蹭到路肩是常事。我同事小王就干过这事,他那车右前翼子板至今留着块补漆的痕迹,就是因为第一次侧方停车时,车身离边线太近,打方向稍慢了点,“咚” 一声就撞上了。
其实调镜子的时候多花十秒钟,后面能省不少事。先把座椅挪到舒服的位置,后背挺直了,再去拧后视镜按钮。左镜要能看到左后轮,右镜得让地面占大半 —— 别嫌麻烦,我见过最夸张的,有个司机因为后视镜没调好,倒车时把人家的消防栓撞断了,那赔的钱够加半年油了。
有时候停车就像做人,得端端正正。你把车停正了,旁边的车开门有足够空间,自己第二天出库也顺顺当当。有回我在医院停车场,看到一辆车停得那叫一个标准,左右距离分毫不差。后来车主来了,是位头发花白的大爷,他绕车检查时,顺手把旁边歪着的一辆车的反光镜拨正了。那一刻突然觉得,停车这事,还真能看出点人品。
现在每次侧方停车,我都想起教练说的那句话:“宁慢三分,别抢一秒。” 实在没把握就多倒两把,反正没人催你。实在不行就下车看看,拍张照片记记角度,多练几次心里就有谱了。
要是觉得这些碎碎念有点用,不妨动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哪天停车顺了,干啥都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