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巨头在惠州开辟“第二赛道”
创始人
2025-08-26 09:46:02
0

在天倬科技的新生产基地里,近百台模具生产设备排布其间。

天倬科技在新生产基地投入逾2000万元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发展零部件业务。

得益于区位优势,搬迁到博罗的天倬科技并没有出现大批量人才流失的现象。

惠州市天倬科技有限公司。

整个八月,聂国顺都在忙着“搬家”。

在位于博罗县石湾镇的惠州博罗产业园区一隅,他一手创办的企业——惠州市天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倬科技”)有了占地150亩的新家。在主营汽车五金模具研发制造的这家公司,重型设备是最要紧的生产工具,持续了超过半年的工厂搬迁之旅,即将在今年9月结束。

从聂国顺的办公室落地窗向外望去,宽阔的河涌对岸,一个面貌崭新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尽收眼底。在这片土地上,天倬科技正把精密零部件的新业务板块,塑造成未来营收增长的关键。

“预计5年之内,我们的年产值可以从现在的3亿元增长到30亿元。”选择博罗,聂国顺充满信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见习记者 徐安童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坚守大湾区

新基地开建一年半实现量产

在天倬科技的新生产基地里,近百台模具生产设备排布其间。这些设备大多从老厂区搬迁而来,单台模具生产设备重量可达到上千吨。

这使得搬迁道阻且长——2023年底,新生产基地就已开工建设,历时1年基本建成。然而,直至今年4月,模具生产设备才开始陆续搬来。“设备拆装就需要两个月,预计整体迁移将持续到9月。”聂国顺说。

“模具是非常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每新增1亿元投资,可能只能带来1.5亿元的产值增长。”聂国顺解释道,汽车模具生产设备体积大且笨重,往往只能在一楼安装使用,因此对用地空间要求更大。

用地空间的限制,正是天倬科技最终选择搬家的主要原因。

在此之前,天倬科技在东莞市横沥镇扎根发展,时间长达10余年。在横沥镇的一个产业园,包括天倬科技在内的20余家企业集聚于此,共享设备、人才、技术和销售市场,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然而,资源共享带来的效益逐渐递减,与之相伴随的,是随着订单增长,现有产能无法满足天倬科技继续扩张的需求。

开拓发展空间,寻找一块面积更大的连片土地,成了当时最紧迫的事项。多番考察以后,聂国顺最终将投资的目光投向了惠州市博罗县。吸引他的,除了这里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更重要的是连片的净地。这意味着,企业落户后,不需要再等待征地拆迁,可以快速启动建设。

博罗没有让他失望。2023年初土地摘牌后,天倬科技的新生产基地在2023年底就启动建设,并在一年内建成。今年4月,天倬科技已经在当地实现量产。

从初创至今,这已是天倬科技第三次搬家——从佛山、深圳、东莞再到惠州,这家模具企业始终没有离开过粤港澳大湾区。“全世界70%的模具来自中国,中国40%的模具来自大湾区。”产业集聚和区域潜力,让聂国顺对大湾区屡次坚定投下信任票。

从3亿到30亿

零部件业务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项目建设过程很顺利,各级政府在每个环节都配合得很好,给予了保姆式服务,总是能对我们遇到的问题作出快速响应。”让聂国顺感到欣慰的是,产业园管委会还安排了专门对接公司的服务专班,并在园区内配套建设了生活区,“这为我们留住人才提供了很大的利好。”

人才,历来是模具行业的“命脉”。“在模具行业,培养一个成熟的技术人才,至少要10年,而技术型人才在公司员工里的占比超过90%。”聂国顺说,天倬科技最终选择落户石湾,同样有出于人才的考量。

“这里距离东莞只有20多公里,半个小时车程就能到达,以前定居东莞的员工,也没有增加额外的通勤压力。”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这样,从东莞搬迁到博罗,企业并没有出现大批量的人才流失现象。

在天倬科技惠州生产基地,大型模具设备尚未全部“到岗”,精密的零部件加工设备已率先运作。

模具制造设备体积大、重量高,集中布局在一楼厂房,高楼层则主要用于精密零部件生产。车间内干净明亮,蓝色挂牌区分着不同的加工区,机器轰鸣,工人们坐在风扇下,操作熟练。

新的业务增长机遇由此开启。依托惠州新能源汽车、超算中心等产业发展机遇,天倬科技开拓了精密零部件新业务板块,服务于新能源汽车、超算中心等场景的降温需求。

聂国顺告诉记者,天倬科技在模具行业积累的精密制造与工艺经验,为零部件业务提供了天然延展空间。其中,模具生产中涉及的精加工环节,与零部件生产的部分工序存在共通性,为公司切入新领域创造了条件。

为了支持零部件业务,天倬科技已投入逾2000万元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并同步建设人才梯队。目前员工700余人,计划短期内突破1000人。随着零部件业务的快速发展,预计团队规模有望超过3000人,成为新产业版图的重要支撑。

目前,零部件生产业务处于导入阶段,未来将逐步释放产能,有望成为天倬科技新的增长引擎。聂国顺预计,随着产业链延伸与产能释放,该业务板块五年内产值可达20亿—30亿元,为企业发展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从“模具领军者”到“零部件新锐”,在博罗,天倬科技跑出“第二条赛道”。这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跃迁,也标志着它以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参与全球竞争。

“打造一个行业的过程是生生不息的。”对于天倬而言,产值从3亿元到30亿元级的跃升,既是企业战略落地的里程碑,也是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相关

天倬科技立志领跑

全球汽车模具行业

来到博罗,新生产基地为惠州市天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倬科技”)释放了更充足的业务发展空间。

在这里,天倬科技形成了功能清晰的五大车间——CNC加工、小机加工、装配、调配、试模和智能自动化车间。

“搬迁过程中,我们的生产都没有停下来。”聂国顺说,在设备安装阶段,已有首批大约200名员工来到惠州生产基地,参与设备调试和试运行工作。后来又增派了200人用于部分生产功能的运行。

不仅如此,天倬科技还斥资1.6亿元,购入冲床等大型试模调模设备。“扎根博罗,我们计划继续引进精密设备,推动汽车模具年产量翻番。”聂国顺说。

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具有基础性作用。“一台模具可以做出几亿台电脑。”在聂国顺看来,如果没有精细模具提高效能,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很难有优势。因此,无论是巩固大湾区创新驱动优势,还是服务新能源转型,模具制造都是关键环节。

其中,汽车车体模具行业更是一个典型的技术、资金、设备三重密集的高壁垒行业,融合了先进制造技术、软件工程和工匠经验。如今,天倬科技近800名员工中,有150位设计工程师,明年这一数量还将增至300人。

不断增加的人力和设备投入,正是源于聂国顺对这片土地的发展信心和对行业的长期观察。入行30多年的他,最近几年有了新的体会,“大家都在说模具这行越来越卷,但内卷本就不可怕,它促使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研发和制造能力,提高竞争力和抗压能力,也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方向。”聂国顺说。

如今的天倬科技,长期服务于斯特兰蒂斯、沃尔沃等知名汽车集团及一级供应商,85%的产品用于出口,远销至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地区,在全球汽车模具行业市场份额位居前20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升温,也带来了大量新车型开发需求。与此同时,外贸形势急剧波动,对进出口业务造成强烈冲击。

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时间节点,天倬科技的开疆之路仍在持续。“我们的信心来自客户,”聂国顺说,“我们的主要客户中,有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们每年的模具需求都在百亿元级。只要把好质量关,我们就能在行业内卷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确保我们的订单份额。”

他预计,在新生产基地全面达产后,模具年产量将从400套左右增至800套,与之相应,模具年产值将从3.5亿元左右提升至6亿元。

■对话

惠州市天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国顺:

政府的帮助

让企业迅速投产

作为国内外多家汽车厂商的上游模具供应商,天倬科技在汽车行业的变幻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落户惠州以后,天倬科技如何在创新中探索新的发展机遇?日前,惠州市天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国顺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南方日报:今年上半年,天倬科技的经营形势如何?今年有哪些经营目标?

聂国顺: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总体状况很不错,目前是从东莞工厂搬迁至惠州博罗的过程中,预计9月搬迁完毕,博罗工厂也已经开始逐步进入有序生产。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受到设备和人才的制约,预计今年还没法达到满产状态,明年可以实现20%—30%增长。

另一方面,我们在这里开辟了精密零部件的新业务板块,这会成为我们新的增长点,业务量预计会有快速增长。

南方日报:落户博罗以来,你对当地的营商环境有哪些感受?

聂国顺:落户以来,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各级政府对天倬科技提供了大力支持,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让我们能快速地进入有序生产状态。

天倬科技已经和国内外多家汽车厂商、汽车配件供应商建立了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欧洲斯特兰蒂斯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等。在今后的企业经营过程中,期望各级政府单位能更多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我们也会努力,在惠州这片土地再创佳绩。

南方日报:这些年来,创新如何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

聂国顺:近些年,在企业创新方面,我们从三个维度开展了相关工作。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我们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资金,并积极与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产品服务创新方面,我们以用户需求导向,高度重视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与分析;我们还积极探索跨界融合,勇于打破行业界限,探索跨界融合的创新路径。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我们摒弃传统的层级式组织结构,采用更加灵活的扁平化组织架构,并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体系,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科学决策,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创新成功率。

南方日报:在工厂互联网数字化建设方面,天倬科技正在做哪些探索?

聂国顺:天倬科技一直非常注重互联网数字化方面的建设,搬迁至博罗后,我们继续探索生产流程数字化、供应链协同数字化、质量管理数字化等,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有着显著成效。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假期结束,如何有效收心?家长和... 新学期即将来临,你是否感到时间飞逝,暑假的美好回忆还未散去,却又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在这个关键...
记者暗访揭秘“职业背债人”:没... “大概三个月最多半年,到手300万,我们帮你还前三年,之后协助你申请破产,最坏是当老赖,这样风险比较...
央视今晚开播!36集抗战大剧强... 《生万物》这部大型年代剧刚结束,央八就立马推出了新的电视剧《归队》接档,整整36集的剧情,看完预告片...
救命被《无法抗拒的他》迷得五迷... 家人们,最近挖到一部宝藏剧——《无法抗拒的他》,真的上头到不行,必须按头安利给你们!暧昧拉扯,糖分超...
“交完学费,心都在滴血”,研究... 人真的会因自身学历过高而后悔吗?这话听起来就感觉不太可能。并且倘若孩子真这么想,估计家长也不会同意,...
怎么更新到安卓12系统,教你如... 亲爱的手机控们,你是否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体验安卓12系统带来的全新魅力了呢?别急,让我来给你详细介绍一...
vivo系统升级安卓6.0,迈... 你知道吗?最近vivo手机的用户们可是乐开了花呢!因为他们的手机系统终于迎来了大升级——安卓6.0!...
苏西奇在国米的崛起:姆希塔良的... 在意甲赛场上,国米以5-0的辉煌战绩击败都灵,展现了球队的强大实力。赛后,国米中场苏西奇接受了DAZ...
高校招聘变天!“非升即走” 不... 近日,多所高校的人才招聘公告引发关注。公告里明确没提 “非升即走” 要求。不少人疑惑,“非升即走” ...
全球化征途步履不停,雅迪电动车... 近日,“新动江苏2025”外媒采风活动聚焦雅迪科技集团,来自巴西、巴基斯坦、德国等10余国记者深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