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注定是难熬又充满变数的……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移动专业公司改革重组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有消息称,中国移动计划将庞杂的专业公司进行重组合并。不过这一消息暂未得到官方证实。因此,以下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如何改
据业内消息,今年中国移动专业公司的改革或将围绕“整合、聚焦、市场化”三大核心展开,目标是将庞大且重合的专业公司精简为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的垂直专家。
一是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性整合,建立兵种责任主体。通过整合云能力中心、物联网公司、杭州研发中心、中移九天等,保留核心技术攻坚力量,组建主攻“智能技术军种”。
二是推进数智化领域管理和生产职能分离、市场统筹和销售拓展职责分离,通过融合在线服务公司、终端公司、铁通公司等,打造面向消费领域的“市场服务圈”,进一步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及服务能力水平。
三是构建战客、商客市场拓展组织体系,合并设计院、系统集成公司、供应链管理等单元,面向政企客户提供“咨询-建设-运维”全周期服务,让支撑工作更专业、更精细。
由此可见,中国移动想要清理低效业务单元的决心,释放“沉没资源”,将部分重叠业务合并,部分亏损项目关停,及时止损。
同时,通过改革重组,统筹全集团AI、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能力,打造“能力中枢”,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研发、做产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这场改革本质上是十分契合中国移动从“通信运营商”向“科技创新企业”战略转型的大方向。
为何要改
中国移动组建专业化公司可以追溯到2010年前后。
2011年终端公司成立,2012年政企公司、物联网公司相继诞生,其后在线服务公司、互联网公司等陆续组建,形成二十多家专业子公司并立的“诸侯版图”。这种分散化架构初期确实激发了各业务单元的活力,却也埋下三重隐患。
“诸侯割据”引发同室操戈。在政企市场,集团政企分公司与省级政企部门争夺同一客户,被员工形容为“两家商业公司竞争”;终端公司与物联网公司在智能硬件领域互相倾轧;系统集成公司与设计院在招标中内卷消耗。
“输血依赖”拖垮现金牛。过去十年,省级公司凭借5G建设红利持续为专业公司输血。但截至2025年,5G用户渗透率逼近饱和,流量增长红利消退,传统业务收入全面承压。省级公司自身利润下滑,再无力供养长期亏损的专业公司。
“战略卡位”沦为无效投入。近年来,中国移动在互联网、数字内容、科技等领域的长期投入,未能形成可持续的盈利闭环,依旧是依赖集团、省公司输血的“伪健康”状态。
大象转身
短期来看,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文化冲突与效率阵痛,毕竟“刀刃向内的勇气,往往比对外扩张更难。”
改革阵痛期必然伴随迷茫与阵痛,但对拥有超10亿用户的中国移动而言,这或许是其摆脱“笨重大象”宿命,真正进化为AI时代“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的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