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总投资额为55,747.03 万元用于智能汽车电子系统及部件生产项目。本项目拟在豪恩汽车电子装备(惠州)有限公司现有租赁生产园区内改造装修 30,000 平方米的厂房,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扩大以雷达、摄像头产品为主的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产品的产能,提升产品稳定性及技术工艺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为公司在汽车电子行业的业务布局与未来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汽车智能化趋势为智能感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电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快速增加,市场规模迅速攀升。根据赛迪顾问,2020 年至 2023 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由 6,595.5 亿元上升至 11,341.9 亿元,整体市场规模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1%。 智能感知系统是汽车智能化演进的核心基础。
汽车智能感知系统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以及相关的软件算法,用于环境感知、障碍物检测、自动驾驶等功能。公司主要产品智能驾驶视觉感知系统和智能驾驶雷达感知系统是智能汽车的“眼睛”和“耳朵”,直接影响着智能驾驶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越是高阶的自动驾驶需要装配越多的摄像头和雷达感知装置。
2025 年,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开启了“全民智驾”时代,智能驾驶将逐步作为标准配置广泛应用于高、中、低端等各类车型。随着市场对自动驾驶的技术要求和普及程度的提高,单车的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数量需求大幅增加,为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项目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地方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 2024 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共计 35 个集群,其中包含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该集群也是 2024 年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六市已形成涵盖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加大对国家级集群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集群汇聚,推动国家级集群之间、国家级集群与省级集群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跨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本项目建设将充分利用国家级产业集群的政策、资金和产业链优势建设智能驾驶感知产品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先进生产线,实现产业链有序竞争、错位发展,上下游企业间互动,加强与新能源车企等龙头企业间深度合作。
(2)完善产品体系结构提升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汽车的智能感知系统是自动驾驶系统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自动驾驶感知的主要传感器包括互补的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及毫米波雷达。不同传感器各有功能及优势,因此一般不会相互替代。超声波雷达工作原理是接收反射波,并通过时间差来测算距离,其在 0.1-3m 之间精度最高,常用在倒车上。
毫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具备穿透能力强、受环境影响小等优势,拥有 200 米左右的探测距离,但无法准确判断障碍物立体轮廓和颜色,主要服务于 ACC 自适应巡航等功能。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探测激光束获得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等信息,但不能判断颜色信息,占用算力较多。摄像头最接近人眼的传感器,能够获取色彩和细节信息,如车道线,指示标志,红绿灯等。局限性明显,如遇到逆光等影响,会像人眼一样看不清并丢失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公司在现有主营业务基础上提高各类主流智驾感知系统的产能并根据市场合理调配产品体系结构,配合客户实现整车智驾感知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
(3)优化产能布局,提升规模化效益
随着算力和算法的持续优化,智能汽车智能感知系统产品的技术迭代也更加频繁,同一品牌的不同智驾方案和车型对智能感知系统方案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面对智能感知系统产品多批次、小批量的验证供应及量产供应,公司需要优化现有的产能布局,充分满足客户订单需求,提升公司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和深圳扩产项目,公司将实现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智驾域控等产品和摄像头系列产品的分区域生产。深圳豪恩科技园现有的雷达系列产品产能将搬迁至惠州,后续深圳厂区将改造扩建为以摄像头等视觉感知系统产品为主的产线,惠州厂区增加雷达系列感知产品、摄像头和智驾域控为主产品的扩建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同系列产品的集中生产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稳定性,同时实现规模效益。
3、项目可行性分析
(1)公司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为项目实施基础保证
公司长期致力于汽车电子产品的设计、研发与生产,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公司通过不断探索优化技术开发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内控管理模式和工艺流程,建立了覆盖采购、生产、销售、研发设计及财务核算等全过程的 ERP 系统,全面推行高标准管理、7S 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等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打造了专业化、高标准的经营管理环境。
公司多年以来积累的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高效的生产管理流程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保证。
(2)本项目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撑
项目主要产品涵盖了智能驾驶中的主要感知系统和智驾域控制器,下游汽车市场巨大销售规模及智能汽车持续增长的渗透率是项目新增产能消化的重要基础。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128.2万辆和 3,143.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 4.5%,连续 16 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 35.5%,渗透率达到 40.9%。据 GlobalData(原 LMCAutomotive)全球汽车市场月报信息,2024 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2.1%,达 8,900 万辆。
除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的汽车电子产业崛起,智能驾驶渗透持续提升也是智驾感知系统市场增长的持续动力。从智能驾驶领域看,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3年,中国L2级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超过40%,预计到2025年达到50%。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的推进,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渗透率持续增加。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中国智能驾驶整体市场规模将于 2030 年突破 4,500亿元。未来海外智能汽车市场也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智能感知系统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综上,本项目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市场支撑。
(3)项目建设地的产业配套及政策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近年来,惠州坚持制造业当家,聚力打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以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在内的五大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的核心作用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发展。
惠州市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市共同上榜了 2023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50 强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在智能驾驶(雷达、定位和摄像头)、智能座舱、车载通信系统和汽车线束产业等环节具有较强优势,集聚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企业,拥有 45 家产业链企业。
为推动智能网联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4 年以来,惠州先后出台实施《惠州市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实施方案》《惠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分工方案》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在本市辖区内积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工作。
综上,建设地点的产业配套及政策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及运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4、项目实施主体和投资概算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豪恩汽车电子装备(惠州)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额为55,747.03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额为 47,187.65 万元。
5、项目建设周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 36 个月。
6、项目涉及报批事项情况
截至本报告公告日,投资项目已完成发改委备案,环评审批正在办理中。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