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儿咱就揪着新能源车 “快充” 这事儿掰扯掰扯!我发现身边开新能源车的朋友,十个里得有八个琢磨过:这快充到底伤不伤电池啊?说实话,我之前也特纠结这问题,问过卖车的,也查过些零碎资料,到最后发现,这事儿真没法一句话说死。
咱先说说充电那俩方式,快充和慢充。慢充多好理解啊,就跟咱平时喝水似的,端着杯子小口抿,慢慢润喉咙,电池也一样,电流稳稳当当的,一点不着急,充的时候电池也没啥动静,摸上去温温的。可快充就不一样了,那家伙,电流大得吓人!我之前看充电桩上的参数,好像比慢充的电流大了好几十倍?反正就跟拿消防栓的大水管子往小水桶里灌似的,“哗啦啦” 一会儿就满了,你说电池能不 “紧张” 吗?
我想起去年冬天,我表哥开新能源车回老家用,半道上电量见红了,高速服务区就一个快充桩,还得排队。等他充上的时候,那电池风扇转得 “嗡嗡” 响,他还特意摸了摸充电口附近,说有点烫手。后来他跟我吐槽,自打那次快充之后,感觉车子续航好像差了点意思,以前满电跑高速能到 400 公里,现在顶多 380 公里,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反正总觉得电池没以前耐用了。
其实从根儿上说,快充还真可能给电池添点 “小毛病”。你想啊,快充的时候,电池里的锂离子跟疯了似的往前跑,速度一快就容易 “扎堆”,这就叫啥... 哦对,电芯极化!我之前听人打比方,说这就跟平时慢慢走路的人,突然让他冲刺跑一百米,跑完指定气喘吁吁,身体肯定扛不住。电池也一样,老这么 “冲刺”,时间长了性能指定往下掉,续航自然就短了。
还有啊,快充的时候电池特爱发热!夏天还好点,冬天在户外快充,电池温度能差出老多。我之前看别人测过,说正极温度能比负极高出 10 度还多,可车企说他们设计的热管理系统,正常情况下温差也就 2 度左右。温度一乱,电池里的化学反应就容易出问题,好像会出现啥 “析锂”,就是锂变成金属附着在上面,这玩意儿不仅让电池扛不住高温,还会让能储电的锂离子变少,那电池寿命不就短了嘛。不过也不用太怕,除了磷酸铁锂电池,其他电池快充完歇会儿,那锂金属还能变回来,温度也能慢慢正常。
但你要说快充完全不能用,那也不现实啊!现在的新能源车不都有那啥 BMS 系统嘛,就是管电池的,它能盯着电池的状态,充电的时候调整调整电流,尽量别让电池受太大罪。而且车企也在琢磨办法,一会儿改改电池材料,一会儿优化优化热管理,就是想让快充既快又不伤电池。
所以啊,我的看法是,快充确实对电池有点影响,但也不是不能用。平时在家有时间,就用慢充,让电池好好 “喘口气”;要是跑长途或者着急出门,快充也能救急。就是别天天都用快充,也别在大夏天暴晒完或者大冬天冻透了就去快充,那不是给电池雪上加霜嘛。
你们平时给车充电,是愿意等慢充还是图快用快充啊?有没有遇到过快充之后,感觉电池不对劲的情况?评论区跟我说说,咱一起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