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芯联集成(688469)报收于5.28元,较上周的5.12元上涨3.13%。本周,芯联集成8月15日盘中最高价报5.29元。8月12日盘中最低价报5.05元。芯联集成当前最新总市值373.25亿元,在半导体板块市值排名34/163,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43/5152。
本周关注点
8月14日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一、公司介绍经营情况问:公司AI服务器电源的最新进展如何?答:在I服务器、数据中心方向,公司最新进展包括,已量产数据传输芯片进入量产;应用于I服务器和I加速卡的电源管理芯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已通过客户验证中国首个55nm BCD集成DrMOS芯片通过客户验证。已获得关键客户导入发布了第二代高效率数据中心专用电源管理芯片制造平台,获得关键客户导入。
问:公司上半年AI领域的收入占比6%,是否可以介绍下主要的收入来源?答:
公司I领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三个应用方向,第一,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第二,具身智能等;第三,智能驾驶应用方向,如DS智能驾驶相关的芯片等。在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应用方向,公司数据传输芯片进入量产;应用于I服务器和I加速卡的电源管理芯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DrMOS 55nm BCD芯片已完成客户验证,下半年进入量产;发布了第二代高效率数据中心专用电源管理芯片制造平台,获得关键客户导入。公司可提供I服务器电源系统代工方案,服务器电源平台产品覆盖从PSU、IBC及POL的各级供电应用。在具身智能等应用方向,公司的MEMS传感器芯片可应用于语音交互、姿态识别、运动捕捉、机械手抓取与操作、环境感知、导航定位等场景,其中I眼镜用麦克风芯片、机器人用激光雷达芯片已实现突破。在智能驾驶应用方向,全面扩展MEMS代工服务在车载方向的应用,如DS智能驾驶的惯性导航芯片、激光雷达VCSEL芯片、微镜芯片、压力传感器芯片以及智能座舱语音识别麦克风芯片等。
问:如何看待公司及市场上其他公司不同的经营模式?答:
各个经营模式均有其不同的特色。公司创新的“一站式系统代工”的经营模式已获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目前公司在车载、I服务器电源、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均正在实施系统代工模式,比如车灯系统、48V系统、I服务器高效电源系统等。就公司而言,公司开放的平台模式,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的接收市场最前沿的需求和技术。随着公司与终端客户的合作深度和黏性不断加强,车载功率模组批量交付,上半年公司模组封装收入同比增长141%。随着模拟IC代工平台更多量产,公司的系统代工模式,不仅将推动功率模块的增长,还将更多体现在“功率+模拟IC+MCU”集成的全面增长。
问:请公司介绍下人才激励相关的措施?答: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体系的建设,致力于构建系统化、可持续的人才创新体系。公司近千名员工通过员工持股、期权激励、战略配售以及二类限制性股票等方式直接/间接和公司的股权关联,激励对象覆盖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研发人员,除了招揽顶尖人才,公司建立了"应用-设计-工艺"的闭环学习路径;同时公司强调每个工程师的学习,把工程师培养成一个领域、甚至多领域的核心人才。公司将通过持续的激励计划,不断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励核心骨干力量,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与核心竞争力。
公司公告汇总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芯联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芯联集成2025年1-6月净利润为-93,672.8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34.04万元,仍为负值。公司所处的晶圆代工行业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公司整体仍处于折旧压力高位,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产品结构尚未达到最优状态。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持续督导,确保公司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效率,逐步改善盈利能力。公司已建立健全内部制度、决策程序及内控机制,确保相关人员知晓其在上市规则下的义务。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尚未盈利、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产品研发与技术迭代、核心技术人员流失、行业周期、主要原材料市场集中、知识产权、信用风险、汇率波动等行业和宏观环境风险。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95,197,770.17元,同比增长2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亏63.82%。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持续投入研发,报告期内研发投入9.64亿元,占营业收入27.59%。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合规,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况。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