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电动车,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雅迪、爱玛这些老牌子。但近几年,有一个新品牌突然杀出重围——九号电动车。凭借智能化功能和时尚外观,它迅速占据市场,甚至有人说它正在垄断行业。可争议随之而来:这些功能到底是真实需求,还是在“收智商税”?
九号的卖点很清晰:智能化。车主可以语音控制车辆开关、导航,甚至还能播放音乐;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监控车况,如果有人碰车,手机立刻报警提醒;还有定位功能,避免车丢失或忘记停车位置。这些设计的确很符合年轻人的使用习惯,也让九号的销量一路走高。
不过,品牌的发展也伴随着质疑。最初九号借助小米的合作快速出圈,但在2020年宣布“去小米化”,开始独立运营。虽然品牌定位越来越高端,但不少人觉得它的价格偏贵。相较于传统电动车品牌主打的“安全耐用”,九号更像是“高配玩具”,适合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
安全问题同样备受关注。许多电动车车主会私自改装追求更快的速度,但这种行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九号自带60公里时速,官方限速却足够日常出行,避免了改装的风险,也能规避交警处罚。虽然这一点被不少人认可,但高价是否与实际安全性成正比,依旧是个问号。
九号的火爆,还和补贴政策有关。部分地区对九号车主有补贴,换购还能减免几百元,这让很多人心动。有网友调侃:“买车不一定看功能,主要看有没有补贴。”不过,也有人认为补贴只是推销手段,真正能留下消费者的还是产品本身。
口碑的变化也耐人寻味。刚上市时,九号因为价格高、功能多,被不少人质疑“不实用”。但随着越来越多人体验,年轻群体尤其认可它的设计和功能,甚至觉得它代表了电动车行业的未来。而老一辈人依然更信任雅迪、爱玛,认为那些品牌更靠谱。
如今,九号电动车依旧在争议中前行。它到底是凭借先进功能改变行业,还是靠营销和高价在“割韭菜”?也许答案就在每一位消费者的选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