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不少来看车的消费者都会问到这个问题。”上汽荣威上海冠驹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9月1日即将实施的消费贷‘国补’政策,最适合荣威品牌这种10万元级的中端车型。”
日前,汽车消费市场再迎利好,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手,于8月13日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方案》将于9月1日起实施。
国补促进车市增长
财政贴息政策精准发力
7月份,随着今年第三批1380亿“以旧换新”资金注入市场,部分补贴资金额度已使用完毕的省市再度启动“国补”活动。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
得益于多项促进汽车消费政策,中国汽车市场实现百分比两位数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
9月1日即将实施的《方案》被媒体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与以旧换新等政策形成“组合拳”。
此次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打破了以往“一揽子补贴”的模式,只对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贴息,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这种“按消费场景补贴”的方式,确保资金真正流向有消费需求的居民,实现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方案》还将对整个汽车市场产生的链式反应:政策将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消费列为重点领域,这意味着中端车型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具体而言,以15万元经济型轿车为例,采用30%首付方案后,10万元贷款额度中有5万元可纳入贴息范围,实际融资成本降幅显著。相较之下,高端豪华车型因车价较高,5万元的贴息上限仅占贷款总额的较小比例,政策激励效果相对有限。
这种差异化激励将促使汽车消费市场将呈现结构性调整趋势,车企也会在营销策略和产品结构上加大对中端市场的资源投入。
可以想见,今年下半年,中端车型市场将再迎“小阳春”。
德、美、日撤回“扶一把”
英国利好政策中或藏“隐性壁垒”
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汽车消费扶持政策主要以对新能源汽车为主。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为了增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而加码利好;德、美、日的补贴却因多种原因在退坡。
美国车市正在上演“新能源汽车抢购潮”。从9月3日起,针对新电动汽车的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和二手电动汽车的4000美元税收抵免将被取消。这场由美国政府延续16年的电动车补贴政策即将落幕。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正迎来最后的狂欢。特斯拉官网赫然挂出红色横幅提醒消费者,福特则将免费家用充电器及安装服务的优惠期限同步延长至9月底,为消费者提供额外吸引力。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联合研究显示,取消这项补贴可能导致电动车注册量骤降27%。在2024年和2025年,补贴是大多数购车者的决定性因素。
通用汽车CEO玛丽・巴拉警告:“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正在拉动需求;没有了它,需求将会放缓。”
玛丽・巴拉的担忧是有前车之鉴的。2024年,德国因财政危机提前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导致纯电动车销量在去年暴跌。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但是刺激本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工具,也是地缘政治的工具。
今年8月份,作为日美谈判的一部分,日本政府不得不收紧对燃料电池车(FCV)的补贴力度,以回应美国对补贴歧视的批评。政策调整后,特斯拉等美国车企将会自此受益。
美国一直认为日本的汽车补贴政策偏向本国品牌,尤其是在丰田等日本厂商主导的燃料电池车领域。目前,日本对每辆燃料电池车的最高补贴达255万日元,远高于纯电动车的90万日元和插电混动车型的60万日元。这一差距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视为对特斯拉等美企的不公平待遇,并在其2025年度《贸易壁垒报告》中予以点名批评。
今年7月份,英国政府正式推出价值6.5亿英镑的电动汽车补贴计划,为售价不超过3.7万英镑的零排放车型提供最高3750英镑即时折扣,将涵盖数十款电动汽车,但中国品牌中,仅比亚迪海豚冲浪版(18650英镑)符合价格要求,但因电池生产地碳排放较高,可能仅获二级补贴。
由于该补贴计划的标准严苛,想要获得补贴并非易事。符合条件的汽车必须是零排放车辆,售价低于3.7万英镑,且电池保修期为8年或10万英里。决定车辆能否获得一级3750英镑或二级1500英镑补贴,亦或是被排除在外的关键因素是一项产地的环境评分。那些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其生产的电动汽车在资格认定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这项政策将大多数中国制造的电动车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从规模、力度、效果、效率上来看,中国对汽车消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红利都是最给力的,那你今年下半年有没有购车打算呢?